第一三四章 恐惧和理解

    第一三四章 恐惧和理解 (第2/3页)

处优,如今却轻身犯险,上阵与匹夫走卒同列摇旗呐喊,分明是在做戏嘛!”

    “八成是这个样子。”屯齐表示赞同:“我大清入关以来,所到之处大多传檄而下,崇祯当年自缢而亡,朱由崧(弘光帝)由降将田雄所献,朱聿键逃至桂林,朱常淓(潞王)则是自己开城归顺,其他所获明室亲王也寥寥无几,汪克凡用朱聿鐭为饵,下的本钱着实不小,但这只是个小小的花招罢了,不理他便无法作怪。”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何洛会淡淡一笑,指着地图接着分析:“汪克凡用朱聿鐭做诱饵,无非是想引诱固尔玛浑孤军深入,他再率军突然杀出,或者截断固尔玛浑退路,或者包抄我大军粮道,总之万变不离其宗,都和当初对付朱马喇、穆里玛的手段类似……兵法中虽有‘兵无常形,水无常势’之说,但那都是千载难逢的绝世名将才能达到的造诣,大多数将帅的用兵之法还是有迹可循的,譬如我大清名将何和礼、费英东、安费扬古等人,用兵俱各有其长,哪怕太宗、太祖两位也……”

    他刚刚说到一半,屯齐等人脸上变色,纷纷出言阻止,何洛会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失言,连忙闸住话头,要知道当众评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哪怕说好话也是大不敬,不但他说的人有罪,听的人也同样难脱干系。

    虽然只说了一半,他要表达的意思却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被满清看成战神的努尔哈赤也有鲜明的战术特点,年纪轻轻的汪克凡更做不到“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是的,汪克凡的确很能打,满清诸将现在已经承认这一点,已经把他当成一个最重要的对手。但他用兵打仗肯定也有迹可循,有自己的习惯思维。下意识地会重复曾经成功过的经验。

    切断粮道,这是他爱用的一招。

    围点打援。这是他爱用的另一招。

    抢占要点,用坚固的防守代替进攻,从而形成反客为主,更是他屡战屡胜中多次采用的战术。

    总之都是利用穿插调动,分割包围,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才能一次次战胜强大的清军。

    把汪克凡以往的战例分析透了,他现在的战术意图就彰然欲揭。

    很明显,抢占巴掌洞山。就截断了济尔哈朗大军的粮道,引诱固尔玛浑孤军深入,是为了围点打援,至于抢占要点,反客为主,宁镇会战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楚军的进攻能力未必强过清军,只是把宁镇山区的地形利用到了极致,用防守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除了用朱聿鐭当诱饵之外,他的战术战法还是老一套。

    “我大军的粮道被断,延陵镇也被困已久,所以速战速决对我军最为有利。不怕汪克凡用计,就怕他一直缩在后面当乌龟,据斥候探报。汪克凡麾下最为精锐的恭义营不知所踪,很可能就潜伏在巴掌洞山附近。咱们来看看吧,如果我军发起总攻。他会选择从哪里出击……”

    何洛会指着地图,一个一个无名高地挨着分析,汪克凡到底会打他们还是打谭泰,这两种可能都要考虑到,他和众将反复商议,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简单说就是统一行动,铁壁合围,不可汪克凡可乘之机。

    何洛会最后说道:“本将会派人和谭泰联络,两家兵马同时发动,一南一北,两面夹击,在此之前固尔玛浑所部不妨将计就计,于明日晚间攻取贤字山,给汪克凡一点盼头,除此之外还要请郑亲王鼎力相助,送来更多的箭矢、炮弹和粮秣辎重,再调一支兵马充当后援,替换我军的伤兵……”

    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清军众将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有固尔玛浑略有些尴尬地说道:“我部兵马刚遭小挫,锐气已失,若是明日不能攻取贤字山,恐怕拖累整个战局。”

    屯齐和他是堂兄弟,两人一向交好,当下笑着劝道:“老三不用多虑喽,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