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传话

    第一七三章 传话 (第2/3页)

他们真像某些史书中说的那么完美,南明也不会亡国了。)

    **裸的人身攻击!

    太卑鄙了!

    文官集团对这种手段非常熟悉,在论战中不管你说的有没有道理,只要利用人身攻击把你的名声搞臭了,证明你的私人品德有问题,自然就会败下阵来……这一套其实都是东林党玩剩下的,从当初的阉党魏忠贤到弘光朝的马士英,甚至包括弘光帝本人,都被他们反复抹黑过,如今这种手段被用到他们自己身上,才感到那种被泼了满身污水的无奈和愤怒。

    在这场维护文官利益的大论战中,杨廷麟现在就是一面旗帜,苦苦支撑而不倒,如果杨廷麟被搞臭了,倒下了,文官阶层的阵营就会立刻崩溃,很多人都会变节倒戈,再也无力和武勋对抗,把国家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汤来贺挺身而出,万元吉赤膊上阵,文官们齐心协力一起为杨廷麟辩解,但是田雄身上的污点太多,辩解起来总是底气不足,攻击杨廷麟的人反倒越来越多,最后连张煌言都站了出来,列举田雄这几年和鲁王政权交战中犯下的种种罪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杨廷麟已然百口莫辩,而且就算把田雄推出去当成替罪羊,也无法挽回形势。

    对杨廷麟这样的士林领袖来说,大家对他的道德要求非常高,和卖国汉奸必须是不同戴天的死敌,他却以高官厚禄招降田雄,再做任何辩解都苍白无力……在各种诛心的责问和谩骂中,杨廷麟被描述成一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权臣,为了党争可以出卖自己的操守和信念,满嘴谎言和欺骗的无耻小人。

    军阀的命根子是地盘和军队,文官的命根子是资历和声望。所以才有“养望”这一说,军阀如果没了军队。有地盘也占不住,文官的名声一旦搞臭了。政治生命就结束了。杨廷麟再写任何文章,迎来的只是铺天盖地的口水和唾骂,没人和他论战,他已经失去了参与论战的资格。

    一片焦头烂额中,隆武帝派来的密使终于赶到江南,给杨廷麟、汤来贺等人送来一份密旨。

    三天后,在朱聿鐭、汪克凡、汤来贺等大佬都在场的一个小型会议上,马吉祥明确表态,支持设立北伐提督。而且北伐一日未成功,北京一日未光复,北伐提督就一日不可轻废,至于北伐提督的人选,当然是隆武朝第一善战之将,楚军统帅汪克凡……

    选择马吉祥做中间的传话人,隆武帝和文官集团煞费苦心。要当好这个传话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忠于和支持隆武帝。又不能属于文官集团,在这场斗争中态度比较超然;第二要有一定的地位和分量,要能和汪克凡说得上话,小鱼小虾没资格掺和;第三要有一定的谈判能力。尽可能的维护隆武帝和文官阶层的利益……把整个江南扒拉一遍,同时符合这三条的人却少而又少,只有马吉祥最合适。

    马吉祥身为锦衣卫指挥使。隆武帝的“亲兵队长”,突然表态支持设立北伐提督。等于替隆武帝本人点头了。当天晚上,他孤身拜访汪克凡。展开了实质性的谈判……

    与此同时,隆武帝又派出一位钦差大臣——南党大佬郭维经,率领文武官员数十人,赶来南京接替杨廷麟。

    这批文武官员都是江南三省的接受大员,即将出任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等地方官,其中楚勋的官员占了一多半,帝党和南党的加起来占了一小半,偏偏没有东林党的人。隆武帝既然准备妥协,楚勋集团作为胜利者当然要占大头,朝廷也不能完全放弃,只有东林党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完全放弃,江南虽然是他们的大本营,以后也别想东山再起。

    郭维经还没有赶到南京,汪克凡就收到了消息,对于隆武帝如此大踏步的退让,他多少有些意外。除此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