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板荡见忠臣

    第二三六章 板荡见忠臣 (第2/3页)

他们几个没事,其他的虾兵蟹将有给脸不要脸的,正好拿来杀一儆百!”

    “这个嘛,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锦衣卫该如何办案,我家东翁也不便置喙,只要是为陛下分忧解难,哪怕出了些许差错,我家东翁和朝中诸公都会理解马都督的苦衷。”那幕僚淡淡一笑,一副“你尽管放手去做”的表情。

    这就行了!马吉祥心领神会。此人作为汤来贺的使者,不可能大包大揽的拍胸脯,说出这番话已经充分表明了态度,虽然明显是拿他当枪使,但是马吉祥和楚勋决裂后,已经没了退路,被人当枪使也是心甘情愿。

    隆武帝还想留有余地,还想和汪克凡缓和关系,但是无论对南党、帝党还是马吉祥来说,这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做大事岂能三心二意,瞻前顾后,隆武帝既然心意未决,那就帮他下这个决心,和楚勋一刀两断!

    将来该如何面对汪克凡的怒火,那是将来的事情,无论汤来贺还是马吉祥,现在都顾不上考虑那么多。

    当天夜里,一部分藏在暗中的楚勋余党不甘失败,买通狱卒后,和被收押的楚勋大员吕旻园内外勾结,悍然发动兵变,不但纠集数百人攻打锦衣卫大牢,还派出大批死士刺杀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内阁大学士汤来贺等人。

    在锦衣卫和御林军的铁腕镇压下,这场叛乱很快平息,上百人死在叛乱中,其中包括多名楚勋官员,这笔账当然要记在楚勋头上,隆武帝震怒之下,下旨严查漏网分子,连夜突审发动叛乱吕旻园以及其他几名主犯,大刑之下,吕旻园等人几次昏死过去,命在旦夕。

    汤来贺、马吉祥以及其他帝党南党的大佬,都知道这次是把楚勋得罪到底了,但是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并不是太担心,因为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的勤王军已经到了,刘、党、贺麾下共计四万五千人马,加上老营妇孺,号称十万大军,他们日夜兼程,前锋已经进入道州地界,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三人特意先一步赶来,入城拜见隆武帝。

    君臣第一次相见,说不尽的和谐美满。

    听说刘党贺长途跋涉三千里,克服重重困难前来救驾,隆武帝深受感动,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当此风雨飘摇之时,多少世受国恩的文臣武将变节求荣,但是幸好,还有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勤于王事,率部前来保驾,让这样的忠义之士流落于外,“朕往日里太过昏聩,希望三位爱卿不要怪罪”,幸好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隆武帝当即亲口加封刘芳亮为保国公,党守素为安国公,贺珍为定国公,刘芳亮另外加兵部侍郎衔,一夜之间和朝廷诸公平起平坐,不受兵部节制。

    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也是感激涕零,哽咽难言,勤于王事乃是臣子本分,隆武帝却给他们如此殊荣,惶恐之余只能肝脑涂地,以报君恩。刘芳亮和党守素、贺珍对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喜悦,投靠隆武帝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他们一起跪倒在地,向隆武帝谢恩,但是坚决推辞加封国公,并且自告奋勇,请旨前去迎战和刘文秀的西军,等到得胜归来,再接受国公的封赏,否则无功受禄,实在寝食难安。

    这就更让人感动了,在左右相陪的何吾驺、汤来贺等朝廷大员都是连连点头,刘芳亮、党守素和贺珍都是一介武夫,却难得的识大体,知进退

    ,知道敬畏和感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