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调整

    第二六四章 调整 (第2/3页)

跳,如果西军十几万人马攻进河南,一路北上,以满清现在的实力,只好立刻放弃北京,逃出关外。

    孙可望和李定国到底有没有进军河南的企图,多尔衮不知道,但他设身处地的推想,如果把自己换成孙可望和李定国,未必能抵御这种一举夺取天下的诱惑,也许……孙可望也许会遵守承诺,先打败楚军再说,不去染指中原,但是多尔衮不敢拿清廷的命运去赌这一把。

    那是北京啊!

    孙可望只要收复北京,就能压过汪克凡收复南京的大功,永王朱慈焕回到紫禁城后,西军的正统地位再无法撼动,孙可望和李定国哪怕原来没有这个打算,但是突然看到机会就在眼前,谁敢保证他们不动心?

    为了北京的安全,必须守住河南。

    想要守住河南,必须守住义阳三关和南阳、新野,守住伏牛山和大别山组成的这道天险,把西军堵在湖北。

    “汪克凡窃取湖广,终成朝廷心腹大患,孙可望自云贵出兵,夺取四川之后也立刻攻打湖广,可见湖广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我军若能占据这里,就能毁掉汪克凡的根基,把孙可望堵死在云贵蛮荒之地,所以武昌不能不救,孔有德和尚可喜也不容有失,本王打算调谭泰前去河南,再从直隶、河南抽调三万八旗和绿营助战,诸公以为如何?”

    多尔衮斜靠在病床上,两排八旗勋贵和文武大臣站在他的床前,商议军国大事。

    这几年来,清廷被楚军拖着一直不停的打仗,穷兵黩武,国力唯艰,本来应该休养生息,暂时不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多尔衮这次“联明讨贼”,还是得到了清廷上下一致的支持,就是因为他的目的是要恢复漕运,是要改善北京城里满洲人的生活条件,所以大家勒紧裤腰带也要表示支持,现在多尔衮突然要转变战略方向,把主力调去湖北抢地盘,大家都从心底一百个不同意。

    如果不能恢复漕运,干脆就撤兵吧,在场的文武大员中,很多人都觉得现在摊子撑得太大,满清已经力不从心,还不如收缩防守,让吴三桂、谭泰,还有孔有德、尚可喜和屯布儿他们都撤回来,既能省下大批的军费,还能确保黄河以北的安全,然后坐观西军和楚军一决雌雄,等待局势出现转机。

    更要命的是,这一仗不但越打越大,前途叵测,多尔衮现在还准备调直隶的兵马参战,把最后一点看家底的老本都押上去了,将来胜负如何先不去说,万一首鼠两端的吴三桂反戈一击,或者山西、山东等地的抗清义师又死灰复燃,朝廷都无力镇压。

    太冒险了!

    我们不同意!

    这些八旗勋贵和文武大员都默不作声,用沉默表示抗议。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这么定下来了。”多尔衮对他们的想法心知肚明,病体沉重不愿和他们多废话,干脆一锤定音,看到众人欲言又止的表情,又冷冷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