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李定国终归还是二流之将

    第二六六章 李定国终归还是二流之将 (第2/3页)



    左右幕僚劝道:“大将军受皇父摄政王重托,率倾国之兵南下(满清现在兵力不足,谭泰带来的这几万人马的确已是倾国之兵),一举一动都要慎重啊,楚贼当初退出湖北太快,就连义阳三关这样的天险也轻易弃守,其中分明暗藏诡计,意图驱虎吞狼,挑拨我军和西贼相斗,大将军就是要与西贼开战,是不是先上个折子,请皇父摄政王决断?”

    “不用了,李定国当初偷袭我军,抢占孝感、应城、钟祥城池,难道事先向皇父摄政王上折子了么?我数万大军被他拦在湖北边界,不能及时配合屯布儿夹击楚贼,若是贻误战机,会坏了皇父摄政王的大计。”

    谭泰没有接受幕僚的意见,但是考虑了一下,还是对孔有德和尚可喜的使者嘱咐道:“皇父摄政王的意思,是以汉水为界,和西贼平分湖北,我大清一向守信重诺,虽然西贼挑衅在先,也不宜赶尽杀绝,这一仗得胜后,把西贼赶到汉水西岸就可以收兵了,回去告诉你们两家王爷,应当以大局为重,不要擅自扩大战事,否则皇父摄政王怪罪下来,本将也无法回护。”

    谭泰虽然决心和西军打一仗,但是并没有打算和西军全面开战,毕竟从整体战略上来说,清军更需要维持这种同床异梦的同盟关系,对于清军来说,湖北西部的荆州等地价值并不大,把李定国赶到汉水西岸后,谭泰就准备进攻黄州府,打通和安徽之间的联系,把楚军赶到长江南岸,把划江而治的框架尽快搭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清军打通义阳三关后,一直被德安府挡着无法南下,就像堰塞湖一样已经蓄势良久,谭泰下令进攻后,立刻势不可挡的攻入德安府和承天府,把西军打得节节败退。

    随州失守!

    安陆失守!

    应城失守!

    孝感失守!

    谭泰和孔有德、尚可喜,终于在孝感胜利会师。

    李定国剩下的部队撤到汉水东岸的钟祥,坚持抵抗,看起来距离被赶到汉水西岸,只剩最后一步。

    乘胜追击!

    清军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直扑钟祥。

    在没有水师配合的情况下,面对大兵压境的清军,李定国非常谨慎的把主力部队摆在汉水以西,以免遭到对方突袭的时候,全军都处于背水一战的绝境,放在东岸的部队少了,可以打也可以撤,战术就灵活的多。

    战事一起,东岸各部就迅速退往钟祥,也是做好了两手准备,钟祥是承天府的府城,在汉水东岸的几座城池中最大也最坚固,既可以据城坚守,战局不利的时候还可以随时撤过汉水。背水一战只是特定条件下的特例,一般情况下,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才能发挥更高的战斗力,西军退到钟祥后,终于拿出了真本事,把城池守得异常稳固,清军几次猛攻都无功而返,谭泰、孔有德和尚可喜亲自到前线督战,却始终无法踏上钟祥的城头。

    “李定国这厮,怎么一碰上大清兵就变得能打了?看这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