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孙可望才是真正的一代名将

    第二六七章 孙可望才是真正的一代名将 (第2/3页)

我收复江淮,可是江淮和江南一样水网密布,没有水师,这个仗没法打,咱们关宁铁骑攒下这点家底不容易,不能白白扔进淮河打水漂。”

    左右只有三四个最信任的心腹之人,吴三桂也不再藏着掖着,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要想平定江南,就一定要有水师,但是朝廷现在这个局面,断然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的,所以平定江南遥遥无期,就像黄州府这一战,楚军已然立于不败之地,既然如此,我等为何一定要和楚军打生打死,得罪汪克凡和江南百姓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夏国相等人都是心领神会,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楚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清廷却把最后的家底都押上来了,打赢了最多也就是个划江而治,万一这一仗打输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是一心一意的为清廷卖命,岂不是脑子进水,自寻死路吗?

    “既然如此,我等何时才会竖起义旗,反戈一击呢?”有一个心腹按捺不住,挑明了大家都没说出来的想法,当汉奸的滋味并不好受,吴三桂的部队现在名声还算不错,如果有可能,很多人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打回山海关,以后能够堂堂正正做人。

    “你这还是看得短了。”

    吴三桂却摇摇头,露出一个“你还是太不成熟”的笑容,说道:“汪克凡虽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三五年内却也无力北上,俗话说北人骑马,南人乘船,楚军到了北方未必是八旗劲旅的对手,况且西军虎狼在侧,汪克凡也无力谋取江北,就好比黄州府这一战,楚军虽然能够得胜,多半却是苦战得胜,甚至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惨胜,有西军在侧翼骚扰夹攻,谭泰和孔有德哪怕败在楚军手下,应该也能全身而退。”

    他停顿片刻,又说道:“眼下这个局面,对我们最有利的就是维持局面不变,朝廷想要划江而治,必然以我为东南屏障,军需钱粮,有求必应,楚军无力北上,又要与西军争夺朝廷正朔,彼此间免不了先打个你死我活,穷兵黩武之下,最后必定两败俱伤,待我等在江淮站稳脚跟,再徐徐图之,进退两便也。”

    夏国相等人砰然心动,吴三桂的这番话里,隐隐透露出一副从未对人明言的雄心壮志,如果吴三桂一直附在清廷身上吸血,假以时日,必然是主弱臣强,变成大清国的汪克凡,如果西军和楚军再拼个两败俱伤,到时候这逐鹿天下的群雄里,又会多出一杆“吴”字大旗。

    这种情况,可能性并不小!

    历史上每个稳定的王朝之后,都会有一个几十年到一百多年的乱世,最后统一天下的,往往并不是群雄之一,而是他们的某个手下。比如汉末三国,最后却是三国归晋,被曹操的手下司马氏得了天下,又比如唐末天下大乱,黄巢兵败身死,被他的部将朱温得了天下,现在来到了明末乱世,满清如果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