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零章 烽火台

    第二七零章 烽火台 (第2/3页)

扩张是必然的选择。

    事实上,另一个时空的郑成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在厦门鼓浪屿练兵,卧薪尝胆好几年,然后率领十万大军突然反攻南京,军威赫赫,势不可挡。

    当时满清的主力正在西南攻打永历政权,江南一带非常空虚,南直隶一带的各个州府望风而降,可惜郑成功的“海军陆战队”不擅长陆地上的大兵团作战,郑成功又犯了一些低级错误,以至于十万大军在南京城下被几千绿营打得全军覆没,无奈之下才去了台*湾,本想慢慢积蓄实力,日后再卷土重来,可惜过了几年他就英年早逝,满腔的雄心壮志付诸东海。

    这个时空里,郑成功的部队正处在实力最强的鼎盛时期,放眼天下,无论是谁都有信心与之一战,满清强弩之末,明显已经后继乏力,楚军腹背受敌,已经接连丢失了湖广、江淮、安徽的大片地盘,西军虽然气势汹汹,但是没有水师,到了江南就会变成没牙的老虎,郑家军现在出兵江南,就此走上前台,大展拳脚,宏图霸业俨然就在眼前。

    有些人又提出,郑家军的舰队如果进入长江口,也许会和楚军发生冲突,不管楚军是不是叛逆,现在大家都在隆武朝廷这条大船上,如果自己人先打个不亦乐乎,最后便宜的是清军和西军,所以应该从苏北沿海登陆,避开南京附近的敏感地区。

    “不用管他,我们就从长江北岸登陆,楚军如果要打,那就打一场好了。”郑成功毫不在意,楚军的水师欺负清军和西军是足够了,和郑家军的远洋舰队比起来还不够瞧,在长江沿岸和楚军打一仗正中他的下怀,让楚军狠狠碰个钉子,以后就避免了很多麻烦。

    短期内,郑成功还没有攻打南京的意图,一来南京这座超级坚城很不好打,二来留着楚军一口气,让他们多消耗一些清军和西军的力气,对自己更为有利……

    隆武六年的秋末冬初,郑成功在鼓浪屿誓师出兵,十万大军高举奉旨勤王的大旗,所乘的战船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巨大舰队,从厦门沿岸北上,进入舟山长江口……

    “郑成功也来插一脚么?好啊,这才是风云际会的大场面嘛。”汪克凡笑着对左右说道:“延平郡王还是很给面子的,这一路北上,沿路的上海、杭州这些地方都没有动,如果他把上海打烂了,我可是真会心疼的,现在肯定笑不出来啦。”

    田见秀忧心忡忡地说道:“郑大木倾巢而出,来意不善啊,我军应当立刻增兵长江沿岸,不许他轻易登陆。”

    “哪有这个道理?来而不往非礼也,延平郡王是来打鞑子的,又对我们这么客气,我们怎么能关上大门,把客人赶走?告诉王进才,北岸的海门和通州(南通州,就是后世的南通)都移交给延平郡王,只要留下扬州以西就可以了,另外还要请田叔辛苦一趟,带第一军守住镇江到嘉定一线,免得客人摸错了门,跑到长江南岸来了。”

    汪克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