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征粮任务

    440 征粮任务 (第1/3页)

    咸宁,日军警备司令部里,警备司令渡边表情严肃地对自己的部下传达着命令:“诸位,我刚刚从军部开会回来,军部交给我们的任务是,从本地征收4万担粮食,押运到武汉。

    帝国海军会负责从那里把它们运回日本本土。”

    “4万担?”在座的日军指挥官们一下子炸了锅,“去年的任务不是只有2万担吗,今年怎么翻了一倍了?”“司令官,过去我们征收2万担,已经是把当地中国百姓手里的余粮都征用了,留给他们的粮食仅够糊口。

    如果这次要征收4万担,就意味着要把中国百姓的口粮全部征走,估计会激起很大的反应的。”

    说话的是临江据**的指挥官原山,他本是警备司令部的参谋,现在下放到下面的据**当指挥官去了。

    对于咸宁地区的人口和资源情况,他了解得比较透彻,知道这个4万担的指标高得有些离谱了。

    渡边解释(.2.)道:“诸位,目前帝国的经济十分困难,为了支持大东亚圣战,国内的青年男子都已经拿起枪走上了战场,国内只剩下妇女、孩子和老人,他们节衣缩食支持我们在前线打仗,但即使是这样,粮食也已经严重不足了。

    华北地区这两年都是大旱,粮食减产严重,加上八路军的干扰,帝国在华北征粮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所以不得不加大我们华中地区的征粮任务。”

    “可是,我们这里也很困难啊。”

    说话的是山阳据**的新任指挥官江川次郎,“在我的山阳据**周围,全都是新四军的活动区域,甚至于民兵也很猖狂。

    我们的士兵少于一个小队是不敢外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征粮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江川次郎说的情况,在整个咸宁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

    他这样一说,其他的军官们也都叫起苦来:“岂止是外出啊,我们呆在据**里都不能保证安全,更不用说出去征粮了。”

    “现在我们周边的中国百姓,连老太婆和小孩子都会开枪。”

    “如果没有配合,我们连原来的征粮计划都完不成,再增加任务,我们只有剖腹自杀了。”

    去年,突击营渡过长江,在咸宁开辟了新的战场,广泛地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突击营就展出了几千民兵,扫除了日军在各村镇建立的维持会等组织,建立起听从突击营指挥的抗日救国会,把咸宁周边变成了自己的游击根据地。

    长沙战役之后,突击营继续在咸宁经营,不断地骚扰当地的日军,一些小的日军据**都被突击营拔掉了。

    鉴于这种情况,渡边不得不收缩兵力,把小据**合并成大据**,每个据**里起码驻扎一个中队的日军,而且每个据**都修有坚固的炮楼,四周挖着壕沟,几乎像个乌龟壳一般。

    日军缩在乌龟壳里,突击营倒也懒得去捣乱,毕竟要攻打这种坚固的据**还是有些难度的,而且一旦打起来,周围的日军很快就会来增援,突击营就容易陷入被动。

    不过,突击营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在据**外守着,一旦有落单的日军士兵从据**出来,基本上都会成为突击营的盘中之餐。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江川次郎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