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埋下诱因

    第三十二章 埋下诱因 (第1/3页)

秦国人就算恨赵国人入骨,巴不得他们早早灭亡,这会儿听到这如泣血一般的痛哭难受声,不免动容,蒙骜没料到李牧如此受爱戴,长叹了一声:“李将军又何必如此?将士们根本离不开李将军,若是您身死,恐怕不止骜使不动诸位,恐怕还会因此惹出大祸来,届时不过是血流成河,您的性命,只是枉然白费。”

    “不会!某既敢言,自然能令他们********,此点蒙将军毋须担忧,蒙将军只要答应某此事,某项上人头,随蒙将军来取!”李牧坦然大方,对身边哭泣像是并未在意一般,只是他紧握的双拳,却是泄露他内心并不如表面平静,他带领这些赵人精兵多年,相处的时间比之亲人还要多,哪里是说能丢下就能丢得下的。赵人一见他表情,众人突然安静了下来,接着又是一阵沉默,蒙骜看李牧死志已决的样子,突然间笑了起来:“李将军,您乃赵王信任重臣,若是突然反叛,就不怕天下人耻笑,不怕赵王怪罪么?”

    “蒙将军只管放心,天下人如何耻笑,某自认行得正坐得端,并不畏惧小人流言,纵然世人误会,千百年之后,天下人心中自该有公道,区区一时功过,又算得了什么。”李牧微微笑了笑,他此时只当赵悼襄王为了害怕瘟疫传于他自己身上,因此将自己骗走护卫他之后,又命人烧城而已,此时心中万念俱灰,只觉得自己一辈子信念都被毁于一旦,既是恨悼襄王残暴,却又想起昔日先王知遇之恩,不愿杀悼襄王与赵国百姓报仇,种种顾虑之下,萌生死志。更何况此时蒙骜大军在前,若是负隅顽抗,纵然秦人有损失,不过自己等人却亦免不了一死,赵王那样贪生怕死之人,哪里值得众将士为他这样效忠性命,倒不如以自己一死,保全众人性命。

    蒙骜看李牧淡然模样,心里对他也十分敬佩,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光是这份气度,就已经让人诚心折服,难怪这些赵人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以他马首是瞻,若是此次赵国未生危机,以李牧名望,恐怕若干年后,赵王也容他不得,功高震主会令主不安,而功高盖主,则是更为昏庸之主所不容,尤其是在主上资质平庸的情况下!一想到这儿,蒙骜心里对嬴政想要招揽李牧之事心内更加赞同,他对李牧风采惺惺相惜,认为他就这么死也感可惜,更何况以李牧手段,生平从未尝过败迹,自己也实在不愿意与他为敌,若是同朝为将,往后成为至交好友亦可是一桩美事。

    打定了主意,蒙骜率先拍马上前,王翦站他身侧,见蒙骜动作,微微动了一下,想要说话,蒙骜却是手腕微动,极为巧妙的将手挡在王翦面前,嘴唇微微动了动,轻声道:“王将军不急,完全大王交待重要。”他声音极轻,只有离他最近的王翦听得分明,王翦愣了一下,眼里闪过敬佩之色,却是侧开身子,让蒙骜单人匹马朝李牧军接近了过去。

    “李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诸位好汉乃是将军一手所带,旁人又如何替得来?”蒙骜这话一说出口,不止是李牧愣了一下,连赵人也愣了一下,看向蒙骜的目光里隐隐带了感激,虽然蒙骜是秦国人,照理来说赵国人该是恨秦国人入骨的,可是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尤其是关系李牧生死的时候,能听到这样推心置腹的话,还是令人十分的感动,赵人将士中有人咬了咬牙,一边眼巴巴的望着李牧,李牧苦笑了两声,眼睛里带了一片茫然之色,不过显然是被蒙骜说得有些动心了。

    赵悼襄王的死活他可以不再管,毕竟之前为赵国出生入死,亦算是还了当初赵惠文王知遇之恩,两不相欠,不过这些由他一手指挥的将士,他却着实放心不下。看出李牧心中的犹豫,蒙骜叹息了一声,双脚一夹马腹,那匹棕色大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