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与廉颇之战

    第二十八章 与廉颇之战 (第2/3页)

进不了工坊,但就算是如此,仍有许多人现今还安置不下,只候在咸阳城中,待工坊完成,才能陆续入住。这些人闲时便帮着建工坊的庶民们搭把手,以便能更快争取进入工坊之中,拜入欧冶世家门下。

    甚至许多人明知欧冶家人不可能手把手亲教,但仍觉得只要与欧冶世家名头沾上关系,便是无限荣耀一般。这样一群工匠之中学徒子孙者不少,人人都忙上一阵,便已可足够加上工程进度。这些工坊除去各做各的分工之外,还另建了工匠住所等,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再加上欧冶世家的号召力,世人也打消了最后一丝诸如秦王想过河拆桥之类的举动,纵然事情已过两月,投奔者依旧是众多,此时嬴政也看出欧冶世家对天下匠人影响力来,比自己想像中无疑要大得多。

    也许是来自现代,再加上幼时就性情凉薄,他对于这种感情并不能理解,但不能理解不妨碍他使用起这股感情来得心应手,欧冶世家现在想起来,招得确实好,除去欧冶青一家真正有才可为他所用外,最令他感到意外与惊喜的,便是这股号召力了。

    各国之间对于最近工匠流失的事情感到极为惶恐,许多人派了使臣过来一探究竟,嬴政看着桌案之上影武者之前送来的消息,翻出其中一块竹简之时。笑了起来。

    那块褐色竹简之上。燕太子姬丹的名字,跃然于其上!

    两人相隔多年,当年一见便结下仇怨,如今再见,不知是何情景!

    嬴政眼中闪过阴鸷之色,看到姬丹的名字,不由令他想起当初在赵国时不愉快的情景来。如今赵姬虽死,赵国当初邯郸被破,可这些却不能消除当年赵宗等人加诸于他身上的仇恨!嬴政强行忍下胸口浮现出来的戾气,手掌紧紧将那卷竹简握在掌中,眼神狰狞,手中用力。那竹简已碎成几块,从他掌中落了下来。

    赵高莫名感觉到殿内温度突然降了不少,打了个寒颤,胸口紧闷得喘不过气来,嬴政一半脸孔挡在阴影之中,面容如厉鬼一般,带着阴森之意,只一看便叫他心中生出几许寒意。连忙又低垂下头来。

    且不提各国之间想派使臣过来与秦国交好之事。这一头秦国兵器工坊却是已经如火如荼的行动起来,只剩一些收尾的阶段。前去寻矿的各路影武者早在两月之前就已经陆续归来咸阳,带回的消息,令嬴政有些意外的,是在距离咸阳城不足千里之处的一处矿坑,众人往下挖掘二十余丈之后,竟然开采出了一些钢铁来!这些钢中含了大量的铁元素,并不如何纯粹,但就算是如此,嬴政已经是有些雀跃,这些东西在现代时算不得什么稀奇的,可此时在武器普遍还是在青铜的情况下,有了含钢量的铁,做出来的武器意味着什么,嬴政心中清楚得很。

    当即嬴政便令蒙骜派出一队人马协助韩非将发现钢铁矿的所在圈禁,以军队闲暇未打仗之时开采铁矿,只称若是有谁挖掘多者,则有优先拥有武器的权力!这项条令一出,就连蒙骜与王翦等人都恨不能卷了袖子与众人一块儿挖矿去,若非拉不下脸来,这会儿两人早就已经亲自上场,不过就算是未能亲身拿了青铜镐挖掘,他们却分别派了不少人前去开采,如此一来,矿源之中开采的人手充足,再加上工坊又完工得快,几乎是万事俱备,连欧冶世家这样的东风已经都吹了过来,嬴政亲自掌权之后第一项颁布的命令,很快便实行了起来。

    青铜矿秦国国库之中充盈,再加上后来采集的一些锡矿,欧冶青见嬴政交给自己这两样东西时,不由满头不解之色。

    “此物欧冶公仔细观看一番,便可见分晓!”嬴政微笑,指着呈放于欧冶面前的一块锡矿,伸出袖子拂了拂。因最近事事进展顺利,令他心情愉快,纵然是一向眉宇间都笼罩的阴郁之色也似散了大半一般。欧冶青听他这样一说,果真凑过去瞧了瞧,皱着眉头又摸了摸,接着掏出随身所带的匕首往下橇了一块,却仍是有些不明白,只是略有保守道:“依老臣看来,此物该是一样制器的珍稀物品,只是老臣对此似有眼熟。”不过欧冶青又不敢肯定,他若是当真见过这东西,不可能会一见之时认不出来!

    欧冶青在别的地方不敢称冠,但在这铸剑与炼器一事上,却鲜少有人能与之匹敌,因此脸上露出自信之色来。嬴政见他认不出,也不失望,眼皮微敛,淡淡道:“此物经炼化之后掺与铜哭之中,能使长剑变软,应该是你欧冶一脉独传之秘。”他这话音一落,欧冶青待明白过他什么意思时,突然间一张老脸火辣辣的烧了起来,目光又重新落到那团不起眼的矿石之上,又仔细见过一回,接着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又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又面露羞愧之色:“老臣惭愧,亦无颜面对祖宗,今日幸亏得大王提点,否则只怕错过此奇物而不自知。”欧冶青为人虽蛮横一些,但并非无赖,很是干脆的认了错,殿中王翦等人也没人嘲笑他,欧冶青脸色稍微自在了些,又拱了拱手:“只是不知大王手中此物有几何?老臣……”他原想说替嬴政尽忠,但想杨这话好像说过许多回,任他脸皮再厚,这会儿也是再说不出同样的话来,干脆嘿嘿笑了两声,闭嘴不谈。

    “公若有心,取之而不竭;只怕公无意,此物纵然再多。亦是无用。”嬴政此话大有深意。在场禹缭等人都听了出来,唯有欧冶青一心沉醉在欢喜里,竟然对此话没有及时回悟过来,听到嬴政这样开口,颇有些不以为然:“大王过滤,能窥得几分当年先祖风采,老臣纵死亦是无遗。又如何会无意?”

    嬴政嘴角扯了扯,听到此话,很是畅快的点头:“既如此,库中所得,公可尽数搬去!”欧冶青一听此话,像是深怕嬴政反悔一般。这会儿有些坐不住了,恨不能立即就赶紧取了东西,回头炼上一炉试试才好,只是这会儿刚收了嬴政好处,他纵然心急如焚,也不好立即开口说要走人,因此只能心神不宁的坐着,却是间或傻笑。间或皱眉。嘴里念念有辞,在场众人也都知道他德性。对他如此入迷情景,也并不以为意,反倒是商议起伐赵之事来。

    蒙恬日前已带张唐出发,蒙恬此人有勇有谋,当年也曾与嬴政劫杀过赵氏女,当时表现出来的勇武与果断,至今仍令嬴政欣赏,蒙恬纵然在廉颇手下占不到便宜,但应该也吃不了多少亏,此战使他学个经验,也是好的。张唐此人当年在蒙骜带领之下,曾亲自参与火烧赵兵十万之事,心中当年的那丝对赵人的惧怕如今早已化为股股杀意,当年他归来之时,爵升两级,须知道到了他这样地步的,若想再进一寸,已是千难万难,却不料当初跟着蒙骜一回,竟然还有这样天大的好事,自此之后,张唐自请成为蒙骜下属,对蒙氏一族忠心耿耿,此回一听伐赵,数他心中最为期待。

    嬴政十一年五月之时,蒙恬领五万大军开赴安邑,昔日魏国的国都,廉颇当年因赵悼襄王昏庸,怒而攻打前来代替他为将的乐乘携兵逃到魏国之后,便一直呆在魏新大都大梁之中,直到赵王当初狼狈逃出邯郸城,投靠魏国之后,魏增为防这昔日君臣再有瓜葛,因此将廉颇打发至安邑之中,蒙恬一路领军过来之时,廉颇早已得到消息,表面不动声色,其实暗中早已令人严阵以待,他如今已是九十来岁的高龄,在此时人看来,早是耋耋之年,但因他征战一生,身材硬郎,至今纵然须发皆白,眼不花耳不鸣,镇守军中仍得众人拥戴。

    原本历史上的廉颇早在几年之前就该已死,但因嬴政的介入,他却一直活到如今。蒙恬大军一路过来之时,两军于安邑城外交接,秦军也远在百里之外驻营扎帐。当年夏禹曾在此建城,因此,此处原也称为禹都安邑,后又禹之子夏启亦以此处为都城而闻名。这安邑城中如今虽被魏国弃而不再是国都,但繁荣依旧在,一道道坚实而厚重的城墙将整个安邑牢牢包裹在其中护住。安邑城外远处是一片阶梯纵横的山原,山原之下,则是一片广袤之极的平原,蒙恬等人便是驻足在此地,夕阳西下,奔波了整月的秦兵们难得停下来,望着远处翠翠绿绿的耕田,人人脸上都不由露出笑意来。

    他们中许多人原就是布衣出身,原是耕种之人被征召入伍而已,如今虽说已是有为兵多年的,但见到这样的情景时,依旧是忍不住觉得亲切。阵阵炊烟升了起来,一排排营帐中间的空地上燃起堆堆篝火,上头架着简陋的铜锅,有人正往里头丢着风干的肉块与粟米,不多时香味儿便飘了出来,许多也不顾烫,人人端了大碗便吃。

    蒙恬跪坐于营帐之中,年轻的脸上满是凝重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