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双生之计(一更)

    第六十九章 双生之计(一更) (第2/3页)

政心中生出杀意之下,一开口便要取昌平君xìng命,再不给他求饶机会,王翦也不问原因,答应了一声便又退了下去。待他一走,禹缭才冲嬴政拱了拱手,道:“大王,昌平君心怀不诡,不可久留便也罢。只是如今燕国一行已候在宫外,只等时机想求见大王!”

    燕国一行人早已惶惶不可终rì,赵国一破,燕国便如没了遮挡之物,心中难安。因此一到秦国便是求见嬴政,只可惜求见无门,只能花费金帛财物等先投递向蒙家与王翦府中等嬴政亲信。可惜众人早知燕太子丹与嬴政之间的恩怨,又有哪个敢去收这些金帛?便都给退了回去,燕国一行便更加吓得厉害,只当燕国无救,所以旁人才不肯收受这些财物而已,今rì一大早便携了重礼去了禹缭府上。

    嬴政见禹缭开口提起这事,也将昌平君的事情丢到一旁,转动着手间扳指,沉吟片刻才道:“禹公认为,政何时见燕太子才是最妙时机?”他见不见燕国人结果都一样,既然嬴政想要一统天下,便从始至终而没有想放过燕国的想法,战乱已经持续几百年的时间,周王室早已气数尽,该有强国取而代之,秦国几代君主谋划多年,嬴政又并非心慈手软没有手段野心之辈,燕王喜的美梦注定落空,将太子丹送来为质不过是无用功而已,别说他跟太子丹之间并无交情,就算是有,他也不会因交情而错过自己大业!

    孰轻孰重,嬴政心中清楚得很!他至今心里装的仍不过是天下而已。

    禹缭见他反问自己,顿了顿,这才笑道:“早见与晚见不过都是见而已,燕国不足为惧,大王随心所yù便是!”他这话一说出口,嬴政便已点了点头,事实上嬴政心中也是这样的意思,燕国不过是小国。根本不值得他花费什么心思,唯今之计,倒不如将目光放在兵器制造之上与壮大秦国才是根本。

    君臣二人还商议着燕国之事,那头燕太子丹却是已经在咸阳之中等得颇不耐烦,他当年自赵归去之后便一心图谋报仇,极渴望掌燕国之权而再不使人侮辱自己,可惜成效甚微,将渠称他为不可成大事之人,说他xìng情急燥,目光短浅。燕丹自然心中不服。与将渠积怨已久。此次他被燕王喜送入咸阳为质,便是将渠背后进言之结果。一想到这些,燕丹眼中便满是yīn霾。此次进咸阳之时,燕丹也怕秦王不容自己。又怕将渠一路加以暗害。因此起程之前便谋了不少剑客与自己随行。其中武功最高者,便是一名为田光的游侠。

    此人并非墨家出生,乃东鄙人。此人不止武功高强,而且xìng情耿直豪爽,又极重义气,原是与燕臣之中鞠武交好,最后经鞠武引荐才投入太子丹门下。此次来咸阳,前途未卜,燕丹便也将他带了出来。田光此人约四十岁许,身材高大,长须白面,长相温文尔雅,虽然随身带剑,但其人却给人一种儒雅之士的感觉,燕丹对他极为尊敬,与他衣同穿,饭同食,每每遇见之时总是拱手行礼,因此这次太子丹赴咸阳,一相邀他便毫不犹豫跟着过来。

    只是一行人在咸阳呆了许久,就算是嬴政一行回宫之后却并未召见燕丹,昨rì宫中宴会之时也未有人邀请他们,令燕丹心下既是感到羞恼又是愤恨,一早便召了田光等人过来商议。田光并非只在武功之道有其过人之处,在智计方面亦不输旁人,他看得出来太子丹心中的焦急,虽然不知为何,但却直言不讳开口相问:

    “太子此事过于焦急,秦国势大,纵然秦王怠慢,太子也该有平常心待之,否则不过自寻烦恼。”田光说的也是实话,如今秦国势大,并不是区区一个燕国便能抗衡,若与他国联手便也罢了,可惜燕王喜害怕秦国,一心只想送儿子过来讨好秦王,若是太子丹开罪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