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双生之计(一更)

    第六十九章 双生之计(一更) (第3/3页)

王,恐怕往后在秦为质rì子不好过,纵然有他护着,但他不过一介武士,并非权贵,纵然能护太子丹一时,却不能护他一世。

    燕丹眉头皱了皱,他知道田光的意思,也明白自己实在太过急切,但不知为何,一踏入秦国之地,他便有一种极为不详的预感,像是心里有想法立即要逃出咸阳一般,秦王赵政的名讳天下人皆知,他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当时在赵国之时那赵氏林卿府上的小儿!燕丹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纵然十几年过去,此事他不止无法忘怀,反倒更是死死刻在心头,视之为耻辱,每每一想起此事,便目眦yù裂,恨不能拨剑杀人。

    秦王的名字轻易便让他想起了当时那个名为政的小儿,实在心中一股火气无法发泄,人便跟着变得暴燥了许多。燕丹起身跺了几步,显得有些不安:“先生之意,丹心中明白,只是不知为何,这心中揣揣不安,片刻不得安宁!”他这话也并非胡言乱语,田光看了他眉眼间的焦燥,顿时便叹了口气,心中也生出同情之意来,还未开口,门口处便有一个人影脚步踉跄的闯了进来,燕丹眉头一皱,待看清这人影之时,才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个勉强的笑意来,开口道:“桓齮先生可是发生何事?为何如此心神不宁?”

    来人约摸四十岁许,胡子拉杂,身材高大魁梧,神情yīn郁,此时失魂落魂的模样,众人都看得出来。他一听燕丹问话,愣了一下,回过神来时便忍不住面露yīn郁之sè:“不过是些许私事,哪敢以此事扰了太子?”他忍了悲痛,福了一礼,便又待坐回位置去,但燕丹却是愣了一下,见他这模样,连忙语气温和道:“先生投燕,乃是对丹信任,如今又有何事不可对丹言?惹先生有难,丹必不会袖手旁观,纵然人微言轻,亦为先生尽上一份绵薄之力!”

    桓齮便乃当初撺掇成蟜叛变的樊於期,他自认对秦国忠心耿耿,恨吕不韦借妾盗国,认为成蟜才是正统,原是想辅助他成就一番大事,勤王清君侧,谁料成蟜烂泥扶不上墙,二人的夜幕最后竟然因一个王翦而事败,成蟜叛乱之后便逃往赵国,而他慌不择路之下只引了一些昔rì死忠于他的部将奔往燕国改名换姓投在了燕太子丹门下。当初行事匆匆,他又惧怕嬴政追杀自己,便一直不敢回咸阳探望父母亲人,谁料此时回来,才得知自己叛乱之时被嬴政实连坐之法,父母尽皆被处死,妻子带着儿女改嫁,如今早成他人妇,桓齮未料到自己人到中年,一心为秦,最后竟然落了这样一个结局。

    他自认忠诚义士,谁料如今jiān王当道,心下不由生出怨恨来,他这几rì打听得知父母当年因受自己连累,死了还未有人收尸骨,如今连处拜祭之所都找不到,顿时更是怨恨。燕丹如今在秦为质,他又投在燕丹门下,不忍此事让他为难,如今听燕丹一说,眼圈虽红,但仍强忍着悲伤笑道:“不过此许小事,不足挂齿,只是当年桓齮乃秦国之人,如今离秦多年,原想寻回父母妻儿,谁料此时却早已家破人亡,不知去向,心中有感便失态于太子之前,还望太子恕罪!”

    樊於期的事情,在场中人都是燕丹亲信,便没有不知的,许多人心下虽然有瞧不上他叛国逃跑而置父母妻儿于不顾的,但此时看他悲伤的样子,却是心下也不由凄凄焉,劝慰了两句,燕丹对此虽有心帮忙,却也无力,他不过是在秦为质,每rì都须得夹紧了尾巴做人,又如何敢再闹出大事来?但桓齮于他还有大用,又是他门下之客,若是见事不帮,恐怕寒了众人心肠,想了想,便冲田光行了一礼,恳求道:“桓将军当年不过一念之差,亦是对秦国忠心耿耿至惹来大祸,若先生有暇,便替桓将军打听一二,丹不胜感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