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前路不明(求订阅求月票)

    第1140章 前路不明(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云茶’产自万里之外的大秦国,金霞茶区之外,本打算进一点货,但可惜产量太少了,据说一年才产不到2000斤,极难制作,就是郡城的大行商也很难买到,大多进王宫、皇宫了,我这也是十年前从朋友那里分润了一点自己喝的,也要喝完了。”林掌柜看出了张卫东的心动,便解释道。

    茶汤墨色如一团乌云,凝聚不散,茶如其名,十分奇异。

    张卫东面上遗憾,心里却惊喜。

    这哪是什么凡茶?

    上面有比较浓郁的元气波动,两三倍之强,就算远比不上最差的下等元茶,那也有百分之一的程度了。若他天天喝此茶,坚持几年,或许能缩短疗伤时间。而且凡人长期饮用,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武者来说。

    可惜,这乌云茶太少了。

    而且听林掌柜的话,这茶叶极难买到的,价格必定很昂贵。

    “哦?这乌云茶的确比三峰金霞要好,不知那里能买到?大概什么价?”张卫东还是问了句。

    林掌柜笑道:“张大夫是茶道高手,不过,乌云茶每年进入庆国的不到200斤,还大部分在王侯手里,到了市面上的估计只有50斤,一两作价20银币都有价无市!”

    “有钱也买不到么?”

    “基本买不到,上面的跨国行商把控的很严,不够资格的拿不到货。”

    张卫东顿时明白了。

    跨国行商将此当做了福利,分给了下面的大行商,便于影响和控制。

    喝了会儿茶,张卫东打听了一些药材渠道、帮派消息,总算不虚此行。

    林掌柜的确算地头蛇,一些生意上的事多少知道些。比如永和堂新开,挤入了任县县城,肯定受到同行的排挤。而偏偏,任县的药材至少一大半掌握在七八家药堂手里,不给永和堂发货。永和堂只能干瞪眼。

    不过,还有一小半的药材渠道掌握在行商手里。

    实际上,那些从外地来的行商要经过任县这关卡,被收税。同时也会做点生意,五花八门,而药材就是部分生意。至于采药人,那作用很小,而且采药得碰运气。因此。永和堂要有稳定的药材供应,还得从行商身上想办法。

    再说帮派,猛虎帮分舵、本地的狂风帮,其中猛虎帮是过江龙,狂风帮是地头蛇,涉及的生意有镖行、武馆、赌场、保护费等。就比如,西街、北街掌握在狂风帮手里,而猛虎帮分舵则瓜分了贫民区的东街和南街,似乎略占下风,但摩擦不断。

    林掌柜提醒。若要稳当开药堂,一定要按时交纳保护费。类似张卫东这月中开药堂的,下半月免了,下月初统一收取,至于多少,林掌柜没说。但天云茶坊一月的保护费是2银币。

    交浅不言深,喝茶之后,看林掌柜偶尔忙下,张卫东再三感谢之后,提出了告辞。

    临了。张卫东还拜托了林掌柜一件事,那就是看能否买到‘乌云茶’,一两可以按40银币的价格。同时,又买了50斤的下等茶饼。这让林掌柜心情大好。尤其是这50斤下等茶饼,以为是示好之意。但他不知道,茶叶可以入药,配伍成不同的药剂,作用奇佳。

    提着茶叶,回了东街。这时已是午饭时间,众人都在,准备开饭了,外出打探消息的赵弓箭也回来了。

    将茶叶放好后,大家在一起吃饭。小庄园里在厨房的隔壁专门开辟了一间餐厅,几张四方高桌、矮桌摆着。今天开始,还多了一位有四十来岁的私塾先生,赵夫子,童生出身。这人是郑县尉介绍的,据说颇有才华,可惜时运不济,考了几次没中秀才,潦倒至今。

    张卫东也是第一次见,给出的待遇很高,包两顿饭,一月还有1银币可拿。

    赵夫子尽管四十来岁,留着长须,但已是老态。不过在赵夫子面前,一群孩子表现的很乖巧,和平时的捣蛋的模样可不一样。这让张卫东看着一乐,看来,赵夫子教授这帮小家伙们是足够了。

    在开饭前,张卫东和他交谈认识了下。

    “这位是赵先生吧,孩子们有劳先生教导了!”

    “张大夫客气了,老夫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