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狗血的背景

    第一三零章 狗血的背景 (第1/3页)

    穆慧开酒楼和首饰铺虽说没进行过调查和研究,但怎么说,上辈子也是专业的女强人,无比知道,无论那个时代,女人都是消费的主力军,而能让女人砸得下银子的地方,其实就两样,一是吃;二是让自己更美丽。

    而吃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执念,她就没见过有人不爱吃的。再无趣的人,总有一两样自己特别中意的食物,哪怕就为这一两样,也是肯花上大价钱的。穆慧也爱吃,更是会吃。所以开酒楼,对穆慧来说,就是完全没有悬念的事。

    至于说开首饰铺子,这也就更没悬念了。想想杨白劳出去躲债了,偷偷回家过年,还得给姑娘扯上二尺红头绳呢!啥意思,这也是执念。不管啥时候,只要家里有老婆,女儿,这首饰家里就是必不可少的一样,跟锅铲,菜刀一般。

    花镇对她开酒楼没意见,但对她开首饰铺子就疑惑了,他以为,她会开个成衣铺子的。因为这毕竟才是她的专业。穆慧这个还是愿意跟花镇聊的,无限苦恼的说道,就算她想开成衣铺子,她在通县一年,也看出来了,这不但辛苦,更重要的是赚不到钱。

    成衣铺子女装极少,主要都是男装。为身在外地,一时没有衣裳可换的时候,才会去成衣铺子买。平常百姓家里,谁家不是自己扯料子自己做。就算是家里没有人做,人家也是会买料子,找那专业的裁缝做,万不会去成衣铺子里买现成的。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她开铺子是为儿子存钱的,可不想亏本的。

    穆慧开铺子,阿福夫妇倒是不反对。反正谁家没几个铺子,交给下头人打理就是了。至于说怎么做,阿福夫妇也没意见。他们其实也被局限住了。

    因为之前在理亲王府,王府里也是有好些铺子的。不过那都是人家商家开了,投过来,给王爷几成的份子,不过图得个安心,省得有那不开眼的冲撞了。他们以为穆慧也会这么做,哪怕就算不这么做,也是会找那积年的掌柜来掌事,到时交账就好了。

    但穆慧却打算自己经营时。吓得阿福夫妻嘴都合不上。真没听过哪家妇人自己抛头露面开铺子的,一齐苦劝不已。

    穆慧回头跟花镇商议时,花镇也不支持,一是他真看不上这点小钱,想买地,想要钱,没事,买就是了,还用自己辛苦赚那三瓜两枣,都费不起那点辛苦钱。二呢。是他临时想的,他之前就开头的一个想法,但看穆慧那脸。忙往里找补,“主要是,你现在是太子教习,这么传出去,真不好看。”

    这句话穆慧听进去了,也是,堂堂的太子爷的教养嬷嬷开门做生意,回头就得有大学士进宫哭先帝去。总不能让宏阳帝找到由头把小宝带走不是。

    这的确是问题,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她跟其它贵妇一般,隐于幕后。但她却也不会跟那些贵妇一般,啥也不管。只等收钱。经营她一定要参与的,她天天在家已经很气闷了,万不肯把自己再困住。

    更何况,之前也说了,这铺子是有用的,不仅是赚钱,而是为了教子。于是铺子就开了,当然,穆慧还真不可能当时就拉着几岁的儿子进来经营,她当时想得好好的,等铺子上了轨道,孩子们也大些了,慢慢的引导,然后再买铺子给他们练手。

    要知道,培养一个杰出的商人,并不比培养一个读书人简单,不然,满处‘商学院’的课程那么老贵,还有什么商业的经营管理已经成了一个学科。而穆慧可是专业的,她都自己偷偷的制定的学习计划。

    当然计划显然赶不上变化,当大宝连屁大点事,都要写诗时,穆慧真惊着了!她的儿子万一真写出一首类似‘我做的馅饼是最好吃的’破诗出来,她怕自己会忍不住把他拍死。

    所以这天,进议事厅时,她就思索这事了,大宝的珠心算还是别浪费了,跟老娘开始学算账吧。

    于是这天,把家务安排了,见了阿福,看了递上来的各家帖子,定了回礼的标准,最后,叫来了两个铺子的掌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