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后一个人是谁?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后一个人是谁? (第2/3页)

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苏轼来之前已经见过赵曙,自然知道不能把实情告诉曹颖等人,因此只见他微笑着开口道:“启禀郡王妃,郡王现在就在河北路,与颍王殿下一起督军,说起来辽国的叛乱声势浩大,耶律洪基因伤而死,现在他的儿子耶律浚继位,与耶律重元的叛军打的难舍难分,最后无论双方谁能得到胜利,对我大宋的影响都是极大,所以两位殿下恐怕短时间内是回不来了。”

    听到与赵颜一起出使辽国的苏轼也如此说,宝安公主她们自然也更加相信赵颜就在河北路,当下开始向苏轼询问一下赵颜的近况如何,比如身体怎么样,每天能否按时吃饭之类的小问题,结果把苏轼问的是满头大汗,他虽然与赵颜在完颜部生活了几个月,但对于这种小事,他却根本没怎么留意。

    幸好这时曹颖忽然笑着开口道:“苏判丞千里迢迢回到东京城,肯定也累坏了,而且你的家人肯定也等着你回去团聚,所以我们也就不留你了,日后郡王回来后,再登门向苏判丞道谢!”

    听到曹颖下达了送客令,苏轼也终于松了口气,立刻就站起身来告辞,宝安公主她们也知道王府没有男人,所以也不好留苏轼,于是也只能送对方离开,不过外面下雪,所以曹颖让宝安公主和寿康公主扶着薛宁儿回内宅,她则带着觅雪等下人亲自送苏轼离开。

    不过就在曹颖和苏轼出了大殿来到大门前,曹颖忽然让身边的小豆芽等下人都退下,只留下觅雪一个人服侍,然后扭头盯着苏轼,一脸严肃的道:“苏判丞你在撒谎,夫君他根本不在河北对不对?”

    听到曹颖的这句话,苏轼则是大吃一惊,不过很快就强笑道:“郡王妃怎么会这么说,在我回来的时候,郡王还和颍王殿下在一起,而且就在河北路,这点我可以证明!”

    “哼!苏判丞就不必再撒谎了!”曹颖说到这里时,从袖子中拿出赵颜的那封信道,“这封信的确是夫君的亲笔写,而且也是用他作画的炭笔写的,但是纸张的质量却很差,而且好像还是陈年的旧纸,夫君身为郡王,又是给我们写家书,怎么可能会用这样的纸?”

    曹颖说到这里时,再次指了指信封道:“另外这个信封倒是新的,但上面的字却不是夫君写的,看样子应该是苏判丞后来加上去的,如此说来,夫君在写信时,身边连个信封都找不到,若是夫君真的在河北,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苏轼看到曹颖竟然一连指出赵颜这封信的两处漏洞,一时间也是目瞪口呆,这封家书是他在离开完颜部时赵颜亲手写的,不过完颜部的条件艰苦之极,连个笔墨都找不到,幸好赵颜习惯用炭笔写字,不过纸张也是个大难题,万幸古天杰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家中藏着一些当年带来的旧纸,结果赵颜就借了几张写成家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