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下刀还是下药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下刀还是下药 (第1/3页)
“四阿哥疏怠钦差事,自该受罚,虽然处置重了点,但还是显了皇上回护之心。可八阿哥这万寿礼不敬,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啊,何至于为此……”
和硕康简亲王巴尔图迷惑不解地嘀咕着,旁边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恩咳一声打断了他。事情的内里可深得很,这不过是借口而已,皇帝要怎么处置自己儿子,听着就好,挑这个刺是找不自在。
殿里众人都是王公宗亲,俨然是个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架子,只是康熙在位五十多年,上辈铁帽子王和同辈兄弟早已凋零,在座的全是他子侄甚至侄孙辈的宗亲,所谓议政王大臣会议,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此次为了处置自己两个儿子而召集宗亲,用意还是安定一下他们的心。
“那个逆子!休要再提!”
一说到胤禩,康熙就气血翻腾,一声怒喝,殿里再没话语。
被众多中外御医诊治后,康熙终于确认,自己没有中毒。但这个可能姓,却已成铁打的事实,在他心头沉沉压着,而胤禩这个名字,也被他深深烙刻上了一个印记,一个名为“谋逆”的印记。纵然胤禩没有真的干出下毒的事,可借着他在广东,在朝堂,在自己身边的势力,他有这样的能力!
偶尔想想,或许是自己多心,错怪了胤禩,但广东诸事,历历确凿,就算他无心,自己也不能坐视,从无心到有心,不过一步之遥,而自己屁股下这位置,怎么都能拖得人变心。所以康熙再难顾什么亲子之情,只求尽快斩了伸向自己的魔爪,纵然只是影子,也宁可杀错,不可放过。
“红茶事件”,连带其下的广东之乱,整件事情让康熙非常恐惧,也非常愤怒,但此事的根底,以及内心的思量,他都难以出口,只得先随便找了个理由,将胤禩作了第一步的处置,后面再徐徐图之,总而言之,胤禩在他心里,已经成了大敌。现在还有人要深问,康熙的反应就是羞恼成怒。
至于胤禛,暗调广东提督王文雄,此事在康熙看来,已是滔天大罪!念在胤禛行事惯来都是这么直锐,而此事也是受了自己“大决心”一语的激励,康熙并没有将他与胤禩等而视之,处置虽重,也是要让他知道,他不是皇帝,行事再雷厉,也必须要有底线。
胤禛……终究也不是当皇帝的材料,通过这事,康熙再次确证了自己的评判。轻重不分,急躁妄为,就跟自己少年时的心姓一般无二。如今的大清江山,再不是乱世之末,可以雷霆涤荡的年代,治大国如烹小鲜,要让胤禛乱来,他在地下也难瞑目。
等王公宗亲退开,几个大学士上殿叩拜时,康熙的心神才转到了实务上,接着他要和大学士,以及从广东回京陛见的管源忠赵弘灿一起,商讨如何处置广东的李肆。
文华殿大学士嵩祝是武人出身,就一个字:剿。
管源忠和赵弘灿一脸苦水,都求援似的看向了李光地。真是决意要剿,他们这些着力回护朝廷脸面的人,岂不就是作了白工,甚至还无功有罪?
李光地已经告了病,正要回福建老家,今天是被硬抬过来的。但他看上去精神还好,也许是广东之事,又让他燃起了战斗的激情,就如当年与陈梦雷合谋蜡丸密书,出兵福建制耿精忠一般,粤闽本就是他立业之地。
“这李肆,就是我大清在广东的一颗毒瘤,当以温病之理,细细调理,不可贸然开刀引流。”
李光地说起了医理,康熙点头,他也略懂医学,而且还中外兼修。如果把大清看作病人,那么广东就像是腿脚,李肆是个毒瘤,却还藏在皮肉里,并没有溃破表皮。广东政务照常运转,赋税一路通达,李肆虽然翻江倒海,却没有逐官立号,自成一国。
生意人,真是有史以来最胆大的生意人。
这是康熙对李肆的大致印象。
他也很想剿,可管赵二人禀报说,非有五到十万的大军,怕是除不掉李肆,而且战事一起,广东全省糜烂,说不定还会祸及他处。
这是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