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赛里斯之套

    第五百二十五章 赛里斯之套 (第2/3页)

事,危险不大,但葡萄牙人也算精明,要从这一条上再讨得对等利益,小谢这时才说:“你们也没什么可换的技术,那什么套子……”

    主持谈判的平托伯爵利索地翻过这一页,表示这一条已达成共识。

    圣道三年,西元纪元1720年3月4曰,英华与葡萄牙正式签署《里斯本协议》,揭开了两国友好的大幕。协议条款在欧罗巴诸国看来很是平淡,没有涉及任何战略利益,也就是两国互设常驻公使这条新鲜一些。

    大家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葡萄牙以全套造船、冶铁和兵工技术换取赛里斯人“安全套”技术这事上,据说这还是赛里斯人的慷慨惠赠。不管是造船、冶铁还是兵工,赛里斯人所乘海船的技术水平已经清晰显示,他们并不落后于欧罗巴,甚至还有不少地方更为先进。

    小谢使团的第一步就此圆满完成,原本他的目标,就是这份协议,以及互设常驻公使,甚至后者才是关键。

    在欧洲,虽然早在三百年前,威尼斯人就开始在各国设有常驻使团,但到各国将其当作国政必须,也是在三十年战争,1648年所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才成为普遍现象。

    之所以欧罗巴人觉得这事新鲜,是因为欧罗巴国家第一次跟一个非欧罗巴国家互派公使,而且还是万里之外的赛里斯。

    葡萄牙王国,乃至欧罗巴还没有充分品出这事背后的深远意义。

    原本葡萄牙可以通过果阿和澳门总督来照顾澳门和安南的葡萄牙人利益,但英华崛起后,抹掉了澳门的自治权,还将安南握在手中,光靠果阿总督是鞭长莫及了。不得不照着英华的提议,在英华设置公使。

    作为对等回应,英华自然也享有在葡萄牙设置公使的权力,这事葡萄牙人都还没想透彻,其他国家则还沉浸在中国庞大使团到访欧罗巴的冲击中,根本没余裕去想。

    之前小谢在协议中丢出了两个钩子,其实是一步闲旗,真正将葡萄牙变作英华在欧罗巴据点的就是这一条:互设公使。

    李肆所在那个时代,国际外交分作了几个阶段,《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拿破仑之后建立了维也纳体系,以及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雅尔塔体系,每个体系都建立了一个新的格局。

    这些体系的步步演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各国相处,也就是外交事务的原则,其中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后续的基石,近现代国际外交的诸项原则,都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代表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崩塌,欧罗巴各国开始演变为近代民族国家。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欧罗巴诸国之间,就再无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的宗教战争,这跟中国的“春秋无义战”很是相似,在此之后,欧洲历史就更朝着“战国更争雄”的方向迈进。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以及“主权平等”的原则,同时也奠定了最初的国际法原理。国家无论大小,在国际法理上都是平等的。其中理念,也跟东周时各诸侯国都纷纷称王,相互不再按旧时什么公侯伯之类爵位论定大小,处置相互之间关系一样。

    更相像的是,原本能靠着罗马教廷号令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威斯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