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法兰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创新

    第八百六十二章 法兰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创新 (第2/3页)

这对一直衣食无忧,游手好闲的研究所来说,还真是重如泰山的压力。

    “扩大硫化物的研究范围,硫路线必定胜利!”

    “黄磷路线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这是目前看来最有希望的方向了!”

    “雷汞路线是正确的!只是纯度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找到进一步纯化的途径!”

    陆盛谛揭了研究所的疮疤,三个分支课题组都跳了起来,声张自己的正义。

    陆盛谛并非天才,在法兰西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化学家,他的专长依旧在科学分析方法和实验室体系。他将这两套东西带到英华后,英华本土培养起来的化学家才是真正去接苹果的人。

    他们的皇帝后知三百年,甚至比三百年后的化学盲还懂得多一些,不仅随口道出了“雷汞”这个名词,甚至还知道用硝酸与水银反应获得硝酸汞,再与无水酒精化合得雷酸汞,也就是雷汞。

    可从硝酸到无水酒精都还是实验室产品,先得解决原料的工业化,才能谈雷汞的工业化。同时这个流程所得的还是灰雷汞,要保证军用级别的可靠姓,还得再进行纯化得到白雷汞,这就非皇帝所知了。

    因此这个概念皇帝虽然在十多年前就拿了出来,化学研究所依旧没能变成工业制品,研究中遭遇到一系列挫折,还让研究所不得不同时进行几条路线的研究。

    “我们需要尽快看到成果,不能再广种薄收了,既然雷汞路线只剩下纯化的问题,研究所就该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这条路线上。先生们!这是团结一心的时刻,我们不能再只考虑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陆盛谛要拼了,研究所的化学家们也齐了心,不拼真不行了,陆盛谛的方案获得了研究所一致认同,战争是科技第一推动力的法则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让陆盛谛如此搏命的原因不止是战争,还有归属感。

    他正面临将作监总头目田大由的“政治审查”,原因是法兰西人在天竺正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他必须拿出实际成绩,来消除田大由对法兰西人的怀疑。

    “弗勒里那头蠢猪,准是被不列颠佬给忽悠得敌我不分了!”

    想到自己的处境,陆盛谛就满肚子气,整曰腹诽着法兰西首相弗勒里。

    这事源自于第三次锡兰海战的收尾事宜,不列颠人大败,退出了印度洋,在可预见的未来,估计再没力量跟英华争夺印度。即便不列颠人发了疯,要派出一半战列舰来印度洋,面对规模相当的英华海军,也是没一点胜算。

    不列颠政斧被这场战败震惊得哑口无言,除了赶沃波尔下台之外,根本来不及对英华作出什么回应。但已丢掉落脚点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却反应神速,干了件缺德的事,或者说是早就作了这一手准备,他们把法兰西人卖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通过公司特使波普尔的私人渠道,向英华通报了不列颠政斧与法兰西政斧的非正式合约,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跟法兰西东印度公司更有正式的合作协议,那就是双方携手抵抗英华对印度的“侵略”,在此基础上,双方瓜分印度。

    不知道是不列颠人忽悠技术太高,还是法兰西人当时正为波兰王位战争焦头烂额,希望与不列颠人保持一定的和平状态,或者是法兰西首相弗勒里对英华始终不开放罗马公教的宗教政策不满,如果再让英华获得整个印度,广布福音的脚步就要在亚洲大步后退,罗马教廷也将对身为红衣主教的弗勒里施加更大压力,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