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大功告成

    057 大功告成 (第2/3页)

让它升值,变得名贵,那就得增加它的附加值。

    一个普通首饰工匠是把材料打造成首饰,但是一个顶尖的首饰工匠会把材料打造成一件精美绝伦的首饰,并让这件首饰上升为收藏品、艺术品的行列。

    很明显,刘远就是顶尖的首饰工匠。

    轻轻把放大镜上的灰尘用绸布拭去,把那件作为主体的、形像一枝松柏首饰拿过来,在火漆里紧紧的固定,放在放大镜的下方,调试了一下焦距,然后起一柄头部比针尖还要小和尖的小刻刀可始进行最后的一道工序了。

    针尖大的刻刀能干什么?

    答案只有二个字:微雕。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明代的王叔远的《刻舟记》,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到了近代,放大镜、显微镜的普通应用,微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像刘远的作品“听雨兰花”还有现在制作的“松鹤延年”都大量采用的镂空法,这也是微镶的一部分,不过现在刘远要做的不是镂空,而是刻字。

    刘远和崔梦瑶的谈话中了解到,崔家的老太太长年信佛,每天早、中、晚都要诵经三次,初一十五还吃斋以示诚心,为了让自己的这件首饰更加出彩,刘远决定在自己的首饰上,刻上一部金刚经,到时就算有再多的奇珍异宝,也比不上自己的有心思。

    还怕那崔家的老太太不动心?

    后世微镶的那些大师,可以在一粒米上刻上一部有8208个字的金刚经,可以说神乎其技,刘远现在没有显微镜,也没有那种特制的刻刀,不过有了这个估计是唐朝最好的放大镜,在小指般大小的一枝头钗上刻现在版本只有5180个字金刚经,简直就是绰绰有余。(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5180字,唐玄奘取经后的译本,有8208个字,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刘远屏气凝神,先在一旁的一件普通的首饰练手,练了一会,等到自己的进入状态后,这才小心翼翼开始进行雕刻。。。。。。

    小娘又像往常一样坐门外,一边刺绣,一边不时看一下那扇紧闭的门。

    师兄在里面打造着首饰呢,随着那件“松鹤延年”越来越接近成品,那种大胆的构思、精湛的手工,让小娘叹为观止,虽说她出生在金玉世家,平时都是与这些首饰为伴,对首饰的理解也很高,但是她却感觉,自己越来越不透刘远了。

    如果说刘远做的是首饰,那么以前自己老爹做的,简直就是小孩子的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