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不识好歹

    165 不识好歹 (第1/3页)

    出了一口恶气,见识到刘远的才情、考察了刘远起居饮食,在“生米煮成熟饭”的份上,总算还算顺眼。

    现在从崔敬的嘴里说出替刘远作媒这样的话,很明显,崔敬给刘远一个机会和台阶,从他嘴里主动说出希望追求自己女儿梦瑶的话,这样一来,就是刘远主动求亲,而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

    虽说最后结果是一样,但先从谁的嘴里道出,那意义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难不成,自家那个秀外慧中的女儿,是嫁不出、没人要的“剩货”?

    要不是女儿情窦初开,平日多是养在深闺之中,思想单纯,哪里被刘远那臭小子哄上手,不知多少王公大臣、名门望族想跟自己结为姻亲呢,真是可恨。

    一想到这里,崔敬心头又是火冒。

    他一早就想好,刘远开口了,就是答应,也不会那么爽快,一定要好好修理他,若不然,他还真不知清河崔氏的厉害,要不是在女儿的份上,他一早就死上十次了。

    崔刺史则有有点妒忌着刘远,眼光有点复杂,自己都不知第几次妒忌刘远那家伙了,自家三叔,堂堂清河崔氏的第三号人物,为了掌上明珠,这话暗示得有点明显的话都说出来了,这姓刘的小子祖坟风水好啊,敢情一个月也得冒好几回青烟吧。

    一个低微的商人,把士族之首的崔氏的女子哄上了床。擦完嘴就跑,还让人家的老爹千里迢迢跑来这里善后。不仅没有受惩罚,还有一份天大的前程在哪里候着,天啊,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崔氏叔侄的心思刘远并不知道,他此刻心里纠结着呢。

    有一个做尚书的人做媒人,这绝对是一个极为风光的事情,以商人的地位,就是请一个里正来做媒人。也得花费不少钱银,还得他们的脸色,媒人不同于媒婆,本质很大的区别。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这是对媒人的概括。在唐朝,又称为月老,要是摄合得不好,那是害了二家人的,不是专职的,很少人肯做。要一个有身份的人做媒人,那可是一个大难事,,现在一个尚书大人主动说做媒,这得是多大的面子啊。

    刘远也知这机会极为难得。不过,他犹豫的是。到底是把这个“名额”给谁呢。

    现在很明显的是,自己身边有两个红颜知己:一个是始终对自己不离不弃、青梅竹马一样的小娘,另一个是对自己一见倾心、色艺双绝,曾经艳绝淮的杜三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