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最一天,求月票

    双倍最一天,求月票 (第2/3页)

    李二暗暗点点头,心想把刘远叫来,还是没错的,自己和长孙无忌看到都极为满意,没想到刘远一针见血的点了出来,还提出那么多有的建议,果然是大唐福星福将。

    “刘远,你这小子,还有什么建议一并说了,别说一点留一点,你早些说,说不定今日这火铳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李二毫不客气地说。

    一旁的长孙无忌看了看李二,又大有深意地看了刘远一眼,微微一笑,也不说话,而一旁的唐金看刘远的眼神也不同了:被皇上骂作小子,这关系得多好啊,说是骂,亲近是亲近,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皇上对少爷的喜爱和重视。

    当然,一个人有才能、会办事,还没有野心,就是想不喜欢都难。

    刘远思索了一下,很快又有了主意:“其实,我们做了做火统,还可以利用火药来制造其他武器,例如作炮弹,就是把火药用铁或石头包起来,把引信弄长一点,用投石机投到敌人的阵地,杀伤力巨大,对了,也可以做成大球的样子,守在高处时最合适,平是放着,敌人进攻时点燃引信后踢下,滚到敌丛中爆破,又是砸又是炸,威力绝对强,还可以做成火箭或把几杆或几十杆捆在一起,放时一起放,场面肯定震撼。”

    “好,好,果然是奇思妙想,记下,全部记下。”李二是打仗的大行家,刘远一说,他马上意识到其好处,闻言连忙吩咐道。

    “是,皇上,小的在记。”一旁的唐金下笔如飞,连忙把刘远说话都记下来。

    ......

    刘远走的时候才发觉,不知不觉在的地下密室折腾了近二个时辰。

    “皇上,小心,这里路滑。”出来时,长孙无忌提醒李二注意脚下的台阶。

    “国舅也需小心,这些都是小意思。”李二说着,把一个想上前搀扶自己的侍卫挥开,淡淡地说:“朕还不需要人扶的地步。”

    “是,皇上”

    刘远一出密室,习惯地下室的光线,现在一出来,感到光线都有些刺眼,连忙闭上眼,过一会才适应。

    “嗯,总算不虚此行。”李二显然对此行的收获很满意,又多掌握了一件秘密武器,这样大唐多了一张底牌,看到那火铳到现在,那张脸一直都是面带微笑,难掩激动之色。

    长孙无忌也高兴地说:“皇上雄图大略,广施行德,就是上天多加庇佑,天佑大唐啊,皇上,大唐在皇上管治下。肯定能开创一番前所示有的基业。”

    “哈哈哈.....”李二忍不住大笑,笑毕对长孙无忌说“大唐的兴旺,还要像国舅这样的贤臣相助啊。”

    “老臣原为皇上赴汤蹈火。”长孙无忌一脸正色地说。

    刘远在一旁,鸡皮疙瘩都起来,这两个老小子竟然互捧得真酸,好话人人都爱听,就是再贤的能臣,为人处世也不能勉免俗,平时看到长孙无忌都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没想到人一少。就拍起李二的马屁来,虽说拍得不是很高明,但是时间拿捏得极好,再说他的身份也特殊,看李二一脸受用的样子。就知拍到点子上了。

    好吧,这是唐朝。就是贵为天子李二。有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要忍一下脾气、吃一点暗亏呢,上次皇权和士族的对抗,最后就是李二主动示好而告终。

    就在刘远胡思乱想间,李二突然发问道:“刘远。”

    “微臣在”刘远楞了一下,马上应道。

    “你的墨韵印刷厂还有长安报。找个合适的时间搬走吧,这里已经不适合了。”

    李二准备有大动作,要把这里划作秘密作坊一类,长安报和墨韵在这里。的确不合适,特别长安报,一发行时,来拿报的人络绎不绝,难免有鱼龙混杂之辈,以前没出成绩,也就放任着,刘远也贪图沾一下那些守卫的光,不用担心有人闹事,现在火铳出来,李二已经婉转让下逐客令了。

    刘远有些犹豫地说:“皇上说搬到哪里好呢?”

    “你小子,是怕朕贪没你你点房产就直说”李二没好气地说:“搬到务本坊,无论是长安报还是墨韵,都是带着墨香的,和国子监相符,朕会替你你安排好地方,不会比你这地方差就是了。”

    “是,谢皇上,微臣尽快搬走。”刘大喜过望,连忙应下。

    就地理位置来说,务本坊那是黄金地段,比象仁坊好上十倍不止,李地以地易地,明显是带有奖励的成分了,刘远对此十分满意。

    李二摆摆手说:“好了,今日就这样吧,朕要回宫批改奏折。”

    “恭送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