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一天,万分抱歉

    请假一天,万分抱歉 (第1/3页)

    莫要让本宫看轻了。”长孙皇后微笑地说。

    “不敢,这些都是微臣的肺腑之言。”刘远一脸正色地说。

    刘远倒没有说大话,隋唐,这是一个伟大的朝代,这是一个开放的朝代,这是一个进取的时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在东方确立“天朝上国”的气度,确立华夏的地位与自信,对于来到唐代,对于千古一帝、千古一后的李二夫妇,刘远都是怀着深深的敬意,也就是这份敬意,刘远可以披甲上阵、可以深入敌后、可以不计得失甚至是被李二“欺负”。

    换作一个荒淫无度、鱼肉百姓的昏君,刘远轻则退到海外或找一块无人岛屿,悠然自得地过一生,重则起兵造反,自立为王,当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到时就是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可是,刘远并没有,对长孙皇后的这一份尊敬,那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半分的掺假,光从国库吃紧,李二为了钱银,宁愿“坑”自己,也不加税于民,加大百姓的负担,而长孙皇后夫唱妇随,大幅削减宫中开销,刘远看过多次,这皇上和皇后吃得比自己还要差。

    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刘远尊敬。

    长孙皇后听出刘远话中诚意,闻言淡然一笑:“刘将军言重了,好了,此事不提,本宫要去看看那些插着功德旗的商家,不知将军可愿同行?”

    “这是刘某的荣幸。”

    …………..

    好不容易陪完巡视的皇后,刘远这才打道回府,没想到一进门,小娘就拿着一封信两眼泪汪汪地走了过来,一脸激动地说:“师兄,好消息来了。”

    请假一天,万分抱歉

    我是炮兵的朋友,

    代他发的话

    炮兵回老家,

    大风吹断电线,

    停电2天,

    今天请假,请原谅

    1023一诺千金

    “小娘,怎么啦,是不是你家里的人又欺负你了?”刘远一急,连忙问道。

    小娘的脾气很好,不与他人争宠,也不与别人夺利,处处站在刘远的角度,替刘远说话,那是一种默默的、毫无保留的付出,这种付出,就是崔梦瑶也深受感动,知道刘远和小娘的关系特殊,所以刘府的财政大权,小娘一直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刘远的庇护下,小娘可以说是一朵养在温室里的花朵,看到小娘突然哭了,刘远忍不住马上追问道。

    哪个家伙不想活?竟然把自家小娘给弄哭了,若真是这样,刘远并不介意让他全家都哭。

    “师兄,你看了此信就明白了。”小娘一脸激动地说。

    刘远拿过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恩公刘远及夫人刘袁氏亲启”的字样,心头不由跳了跳,抽出信笺一看完,很快就明白小娘失态的原因了:这是一封来自陈子墨的信,他在信中说了,经过多方的努力,他找到了赵元和李方的踪迹,信中还说他会一直追踪下去,直到抓到他们或找到他们为止。

    除此之外,陈子墨也道明这次发现的原因,原来在陈子墨无意中在港口认识了一伙下扶桑的商团,向他们一打听,没想到其中有一个人还真对两人有印象,有个做船工的水手记得,当年有两个操着扬州口音的人向他打听,扶桑哪里招收做首饰的人,这名水手记得二人最重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会做首饰这门手艺的人少。二是当时二人为了打听消息,给了他一两银子作来打赏,所以这名水手记忆犹新。

    无意中打听出两人的下落。陈子墨喜出望外,马上拿出当年二人的画像,而水手也一口咬定,当年向他打听的,正是这二个人,当他听说二人是通缉犯后,还有些后知后觉说。当年两个神色慌张,原来是有人命在身。

    最后,陈子墨在信中说了。他会前去扶桑追寻这二人的下落,但是大海茫茫,生死未卜,再加上扶桑又是异国他乡。不知此行是否顺利。就事前通知一下,把线索告诉刘远和小娘,生怕出了事,这线索也就没人知晓了。

    信中还有一股悲壮的情绪,隐隐有托孤的味道:倘若陈子墨出了事,还请刘远有能力的话,照拂一下自己家中的孤儿寡母,而在信封上写明刘远和小娘亲启的意思。刘远也猜出,可能写信的时候。陈子墨没法确定刘远是出征吐蕃还是在大唐,也不知是活着还是战亡,就特意写上小娘的名字,这样消息就能第一时间传到恩人的手里。

    心思细密之余,那一诺千金的态度,也让刘远暗暗动容。

    表面是在港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