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三 乱军(下)

    二百六十三 乱军(下) (第2/3页)

的正道,就一定是我们该走的路吗?”

    他转过身来,正视着易小刀:“易帅,走上这条路,你可有过后悔吗?”

    易小刀垂着脑袋,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掌心出神,像是上面有些很好看的东西似的。听到孟聚的说话,他才抬起头:“主公,还记得我以前跟您说过的话吗?”

    “嗯?”

    “镇督,你一直以为,站一边的就是自己人,这种想法实太天真。他们只是同僚而已!我看来,这边的同僚也好,那边的同僚,都没多大的区别。你要想活得命长点,好对两边的‘自己人’都提防些——主公,这句话,你应该还记得?”

    孟聚慢慢地点头:“我记得的。”——当时听还没什么感受,但现回头看来,这句话实回味无穷,里面充满了多少感触和头破血流的教训。

    易小刀站起了身,门口时,他停住了脚步,回头正视着孟聚:“主公,说句冒犯的话,你身居一镇军阀,手握雄兵,但末将觉得。。。您还是缺乏磨砺啊!您太年青了,你一路走来,走得也实太顺了,没经过什么波折。

    您还烦恼所谓什么是正道——末将看来,这种想法,实。。。太幼稚!

    从古至今,能成大事者,无不是坚忍不拔之辈,心志坚硬如钢,即使天翻地覆亦不能动摇。吾等武将,杀戮就是我们的天命,就是我们的正道!无论北魏也好,南朝也好,他们如何,与您何干?我们终究只能靠自己,靠我们手的兵马和刀剑。

    主公,您已是镇之主,吾等皆为您部属,以您为望。镇万军民的福祉安危,皆已托付您手。你不能让我们失望的。

    凡举大事者,必须有此信念:我走的路,那便是正道!一旦抉择了道路,纵然前行道上是万人血泊,火海汪洋,吾等亦自当巍然前行——不要说什么北魏南唐,沈家叶家,纵然是高山大海阻我们道上,我们也要一刀劈开了它!

    主公,末将冲动,今晚多有冒犯了,还望恕罪——告辞了!”

    ~~~~~~~~~~~~~~~~~~~~~~~

    第二天,孟聚一行的兵马抵达滑台城。滑台城地方官府看到上万人的边军大队过来,当地知府、兵备道都城外郊迎大军。

    易小刀出面接见了他们。寒暄之后,当地官员小心翼翼地提出:滑台城民众欢迎王师抵临,只是僻陋小民见识浅薄、胆子又小,只恐无法抵受王师的虎威,还望将军大人怜悯一方水土,约束军卒,阖城居民皆感怀将军恩德,愿为将军立碑祈祷。

    易小刀倒也干脆:“想我们不进城?那倒也行,今天日落之内,拿两千石粮食出来。拿不出来,丘八们饿了肚子,那就别怪我没法约束了。”

    听到两千石粮食的要求,当地官员立即哭喊地哀求起来,说是地方贫瘠民众穷困,委实无法为大军筹措这么多的粮草,还请将军大人多多宽容,手下留情。说到动情处,那白苍苍的老知府趴地上向易小刀连磕头,声泪俱下,那凄惨的情形,老虎看了也要落泪的。

    可易小刀的心肠比老虎还硬:“府尊大人,滑台城真那么穷?这样的话,某家也不敢劳烦大驾了,我们派遣兵马自个进城去看看就好。”

    官员们吓了一跳:真让这帮丘八进了城,损失钱财也就罢了,到时还不知道要糟蹋多少清白女子,多少人家要倾家荡产?唉,没办法了,只能破财消灾了。

    双方讨价还价,后滑台城答应供应大军一千五石粮草,而易小刀则承诺约束部属不进城,也不滋扰乡里。

    协议达成了,当地官员们都松了口气,他们抹着头上的冷汗,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孟聚混易小刀的随从里看热闹,看到官员们暗暗庆幸的样子,他心苦笑:可怜的人们啊,你们可知道,要不了几天,同样的事还会再上演一次了。当洪天翼率追兵赶来时候,你们就好好跟他解释为什么要给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