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指点迷津 会盟洱海(第八更)

    第二百二十三章 指点迷津 会盟洱海(第八更) (第2/3页)

唐朝重武,一个文武双全的太子,百姓会不会拥护?尽管太子只射杀一人,也杀了敌人的。可与当今圣上又会有些古古怪怪的事发生。

    有时候狄仁杰忍不住在想,于其这样,不如真正学李世民吧。索性来个逼宫,省得这些麻烦,至少看起来,太子做皇帝,比圣上做皇帝会略略强些,最少在仁爱上,两位圣上皆远远不及。

    当然,这一次回去,圣上会头更痛,拥护的人越多,甚至军方,就是皇上也不敢轻易变动的。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让圣上不必产生不需要的联想,太子依然少说为妙。这过节,梁积寿不知的。梁积寿立即开心地问道:“狄司马,有何良策?”

    不用寺丞实职称呼,用了行军司马军职称呼,十分尊敬。

    但狄仁杰种种能耐梁积寿也看到的,作战看似是黑齿常之等人的光彩,甚至裴行俭与太子的谋划,可是后勤与军队管理,也很重要。在狄仁杰默默无闻管理下,大军一路西下,没有出任何差错。这就是本事!不愧为太子手下首要幕僚。即使梁积寿也十分佩服。

    狄仁杰说道:“圣上要处执你,可是殿下没有处执,却大胆启用你,已经给了你一个机会。再出面,不大好。但有一人,可以相助,薛将军。”

    其实不能称为将军,只是白衣带军,可谁敢不称呼薛仁贵为将军?

    梁积寿有些迷茫。

    狄仁杰又说道:“当时薛将军大败,朝廷上下,纷纷要求处斩薛将军,可是最后结果?”

    “你是说是两位圣上关护?”

    狄仁杰没有再说。

    梁积寿细细回想着大前年的事。当时朝廷很怒火的,薛仁贵又是主帅,郭待封相辨,因为郭家的底蕴,朝中旧臣拥护得多。但朝廷派出钦差询问,随后两两相贬。似乎……

    又问道:“那么为什么又从***流到了象州?”

    “只是贬几年,不贬群臣众议如何平息?大非川之事过去,想启用岂是难事。”

    “谢过狄司马。”再不明白,不要在朝堂混了。

    乐颠颠地找薛仁贵,又是送礼,又是请薛仁贵喝酒。薛仁贵忍无可忍,问道:“梁将军,你想做什么,直接说吧。”

    梁积寿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薛仁贵说道:“梁将军,莫要忘记,薛某还是一介白衣,怎么替你求情。”

    “是太子殿下让我求你帮助的,”篡改了一下,不过狄仁杰提拨时,太子确实在一边默不作声,也能称为默许。听到是太子说的,薛仁贵不吭声了。过了半天,说道:“想回京不大可能,一回京无论谁求情,只会遭到贬职流放,与薛某一样。”

    “薛将军意思是……”

    “在姚州,你与各部关系算是融洽,姚州荒远,又遭到几次战火涂炭,朝廷其他官员皆不会肯来。实际殿下这一次出征,各个有敌意部落皆已平灭,只要不胡作非为,治理十分容易,也容易出政绩。薛某可以替你上书一封,写你的军功,仅于此,作用不会很大。”实际薛仁贵也想启用,不想老死在象州,即便求情,也会顾虑自己,不用明说,梁积寿也明白。因此薛仁贵又说道:“但想留在姚州,不是薛某,要这些蛮僚的各部酋首上书。他们一道上书求情,比薛某管用十倍。”

    梁积寿也不大愿意留在姚州,看看那些百姓吧,十户人家,至少有五户人家妻离子散,还是薛仁贵找了一些百姓回来,否则更惨。可无可奈何,只好再次找这些部族的族长们帮忙。但不是找,是命令。不算恶,各部酋长心中也愿意,虽然大胜,依然怕吐蕃人卷土重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