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时叩窗隔(三)

    第三十五章 时叩窗隔(三) (第3/3页)

各朝有多少年?父皇不想我们唐朝有一个干年,那怕是五百年的基业?愚民……终不是办法,要想办法使他们心态平和,这个心态,是指减少贫富差距,至少让他们有粮可食,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另外,也给他们适当的尊重。

    这才是真正的王化。而且普及教育,可以借机教导他们礼节,与忠君爱国。只有那样,百姓才不会揭竿而起。况且,仅是给他们教育机会,有了竹纸与活字印刷,费用又少。教什么书,朝廷可以选择,就连授官科举,朝廷也可以调度控制。不仅是这样,只有天下间许多百姓受到教育,才不会让权贵与望门一枝独大。父皇,南北朝更替,多是权贵与重臣造成的,与百姓并没有关系。权贵权利过重,同样也是坏事。”

    李治有些迟疑。

    李威这时候亮出了底牌,说道:“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儿臣不想再扩大下去。“

    没有再说,意思就是李治也会明白。

    这几天三件大事,牵挂人心,朱敬则说得不清楚,武则天隐隐觉得香黛对儿子很重要,可重要到什么地步,也不大清楚。但无论是武承嗣管事一案,或者有人想谋害一案,翻将出来,再用一些手段,能将事态无限扩大化,甚至有可能能让李威彻底翻盘。

    不要多,只要打着清除朝中奸邪的旗号,李威手中又有了这个权利,用谋害案载赃,诛杀诸武,甚至连武则天都将她罢废了,李威就能彻底翻盘,武则天一倒,李治就成了瞎子,那么什么权利也控制不起来。

    但李威不想这样去做,有许多变数,再说母亲也不会束手就擒的。

    这就比如下棋,下出了这个有利的局势,不继续下了,咱们就这个有利的机会,做一下让步,大约的兑子吧。

    并且到现在,李威只是谈论国事,也没有提拨任何重臣。

    李威又说道:“不但是此举,而且母后所议武举之事,因为糊名制度,久久不决。这些虽有一些牵连,但皆是利国利民的长久之策。父皇,母后,不如我们三人联手发下诌书,将此两事办妥。”

    说得很通情达理,看到没有,没有多少利益纠纷的好处,让你们两位老人家得去。有了利益纠纷的事,我们三人共同承担。

    武则天狐疑地看着他,说道:“弘儿,本宫不大明白。”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李威只好说道:“母后,你看一看。”

    将韦弘机奏折拿了出来。

    这个案子很好查,一抓一审,什么都出来了。

    包括给武承嗣多少钱帛,武全子自己贪污多少,皆招供了出来。而且也证明了武承嗣多少知道一些属下的所作所为,可对此却保特了缄默。凭借这些呈供,足以让武承嗣喝上一壶的。

    不过李威说道:“这是下面的人胡乱作为,事关母后外戚,也要一个脸面,而且武全子杀人,这要偿命的。既然犯下死罪,儿臣那道制书本来如同儿戏一般,也作不得数。至于壁崖上石头案,也不一定是针对儿臣的。还有武承嗣纳香黛公主,可他不敢纳,母后只是好心,也不好强行劝纳……”

    君无戏言,太后也不能戏言。

    但让李威这一改,什么都没有了。

    然后看着母亲,不但看母亲,也要看父亲。父亲肯定希望朝堂上掣肘的,但事态越来越扩大,这又定不是父亲所期盼的。一个大好的局面,换来三样利国利民的大事,只好放弃了提拨魏元忠等人回京的机会。

    但李威也不大确定,母亲这一次交手,多少落了下风,会不会甘心?

    于是一手拉着李治的手,一手拉着武则天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父皇,母后,国家才是我家立足根来……”(未完待续)

    MM提供兴唐无弹窗高品质全文字章节在线阅读,高速首发最新章节,文字品质更高,如果觉得MM不错请帮助我们宣传推荐本站,感谢你的支持!你的每次分享和宣传都是我们高速首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