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荣誉即吾命

    第六十四章 荣誉即吾命 (第2/3页)

张油墨成本也比后世高,还有鼻后的排版方式,比如一本薄薄的《论语》小册子,后世十块钱用不了就可以买来了。但这时候,没有四五十文钱拿不下来。只能说比原来的雕版印刷与手工抄写便宜得多。

    这么多的书籍也是不一笔不菲的费用。

    可是什么书?皆是儒家讲道理的书籍,仁爱中庸孝悦忠信友爱,正好与吐蕃习性颠衙过来,再加上佛教的无为与因果报应的洗脑,会对吐蕃产生什么影响?看到的,唐朝为了回报没禄氏,花了不少的钱。可这时代,有几个人能看出来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洗脑作用?就算有那么很有远见的人看出来,又有什么证据证明?

    而且李威很小心,包含荆卜素的辨证观的《易经》与讲兴亡的《春秋》皆不在这批书籍行列。

    李治也没有看出来,说道:“就这么着吧。”

    花了一些钱,买一个安。不然打起来,唐朝两边作战,对国家百姓没有好处,另外让赞普党系壮大,似乎能让吐蕃形成掣肘,对唐朝有利无害,想到的就这些。

    “大哥,我为什么贾出家?”李令月气冲冲地问。

    你本来就要出家的,我只是还原了一下历史。不便解释,摸着她的小脑袋道:“小妹,那是假的。暂时出一个家,权当为你开一个外馆。等事情一了,再让父皇替你寻一户好人家,你也要下嫁了。”

    “我办不嫁人。”

    “说胡话了,女孩子大了,终是要嫁人的。”

    “嫁人好,但最少要有大哥的才华,文武双全。真不行,要有裴侍郎那样才华的少年才俊,也可以。”

    杨敏几人只是笑。象皇帝,到哪儿去寻找?

    李威没有笑,反而怔忡起来。

    以前以为小,疏忽此事。这个小妹,是喜欢,可似乎有恋兄情结。嗯,很有些麻烦,要文武双全,还要那袖特别出色的,似乎自己还真没有遇到。也许有,可这不长得丑长得俊,一眼就能看出来。得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还要相当的家世,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小妹,到哪里找去?

    只好说道:“我有什么才华?文,只是偶尔写了几首好话。写好诗的人就有才华?为什么外面传言的四杰,父皇母后与我,皆没有重用?武功,上了战场,真刀实枪,我又能打过几人。至于武略,那是我用了几员虎将的结果,多半是他们在拿主意。只是我是皇太子的身份,光彩将他们遮住……老百姓在传言,可你是皇家最尊贵的公主,也能相信?”“大哥,是虚伪。”

    “别争,到时候还要你看中的。”李威不想在这话题上多说下去。

    使了和和手段,才将李令月哄回去。

    杨敏说道:“陛下,你也太娇惯了小公主。”

    “不是娇惯是有麻烦了……”,李威头痛地说了一句。

    正说着话,外面太监进来禀报,说是乞力徐求见。

    “让他进来。”

    将乞力徐带了进来,让婉儿她们下去。这一回婉儿终于感到有些古怪了,不对啊,以前皇帝无论什么事,并不避讳自己旁听,只是吐蕃议和,为什么每次都让自己出去?当然,她不会相信陛下会卖国,可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没有敢问,退了出去。

    乞力徐很不满地参见后,问道:“陛下,太后前来和亲,为什么不准?”

    论塞调傍不知实情,认为很满足了。可是乞力徐并不感到满足,那虽然是我们吐蕃的新赞普,但也是你的亲生儿子。仅凭这一点,你就要同意和亲。

    李威也没有生气,中原人逐步在开化,象祆教徒,或者倭人,或者突厥人那样乱来的情况很少。就象父亲,母亲只是太宗的才子,并不是亲生母亲,否则也不会去做。可是四周有许多部落很落后,甚至为了血脉,什么事都能做得出……”……

    就算没禄氏真想求自己的小妹为儿媳妇,在这悲催的年代,都不要大惊小怪。许多落后的部族就是这样做的。

    说道:“在上阳宫,我有的话没有说出乘,这也是为了你们的太后,与赞普。否则我们大唐真需要与你们吐蕃和平?至少我有十和手段,几十年内将你们吐蕃削弱,然后一步步地分化,再让苏……、象雄这些部族彻底将你们吐蕃瓜分。为了你们吐蕃的太后与赞普,我已做了许多退让。不信,你们吐蕃出兵试试看。是,我们唐朝北有东突厥暴乱未平,西突厥也未必安稳。就算是议和,你们吐蕃大论,继续会派人唆使他们反叛。可是你们吐蕃,今年有没有能力抽出大军,与他们配合?能不能抽出物资,准备一场恶战?”

    也没有说得那么容易。

    但青海一战,占据上风,有了说话的底气。算是恫吓。

    又说道:“若是你们吐蕃的血脉,我不计较,可你们赞普有我……就要按照中原的礼度来办。他才虚三岁。还小,忙着成什么亲?你们吐蕃求亲,不求,我也要为他安排,找一个好人家的女子。可你们要的什么?非要是公主郡主,有,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同姓同宗血脉。万一泄露,史书如何评价我,评价你们太后?再说,和亲只是一个表示。当年文成公主下嫁到你们吐蕃那么苦的地方,你们吐蕃大论做了什么?说什么赞普迎到了柏海,当真?说什么为文成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当真?(看了一下侄子的教科书,居然将这个传说,当作史实编于教科书,很无语)我们唐朝不但嫁女,还送了你们吐蕃多少嫁妆,财帛,工匠。然而你们吐蕃得到了这么大好处,如何回报我们唐朝的?议和,非得和亲?它只是一和表达两国友好的形式。你们太后不是要的和亲,是要的这和形式。懂不懂?这个形式,我有没有给你们?”

    “那,那……”

    “不用那了,你们太后既然派了你前来,也是她的心腹。她的智慧,非你所能想像的。我会助她巩固政权,击垮噶尔家族。赞普的亲事,我比你会慎重十倍百倍,宗室女子不可以,但会替他找最好的良家子。不过他还小,过几年再议此事。”

    正说着,上阳宫又派人过来请李威前去上阳宫。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乞力徐回四方馆。来到上阳宫,这才知道上阳宫发生了一件很不好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