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探(九)

    第一百七十一章 探(九) (第2/3页)

完人。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好人,都有坏人。比如工匠,若是没有他们的技术贡献,各种犀利的武器能不能出现,再比如两渠当中,出现了一些器械,还有织机缥车,各行各业,工匠都做出了贡献。因为几百年来的岐视,却一下子将他们所有人抹黑了。

    这是看法很不公平的。朝廷会从工匠中选出五百户,定为良户,他们以及子女享有入学,科举,以及进入官场的权利。其次就是商人,这是最奇怪不过了。社会将他们定为最低一等,却不征收任何税务,而一车之资,经过贩运,远超过数户人家的一年收成。于是富者益富。甚至其生活的奢侈,远超官员士大夫,可以与王候将相媲美。这也是不公正,进入了岐途的做法。再如扬润等地,为什么百姓宁肯经商,也不经营田地?正是这种做法形成的。看似的岐视,实际的鼓励。所以,陛下与我们诸臣商议后,决定实施一些措施。进行商税,以十征一。但为了抚宁诸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同样会选择五百良户,享受与工匠良户同等的待遇。这些良户每十年进行一次考核,进行增减。同时,苛令各地官员不能因为商户低贱,而去勒索。沿途商物,更不能刻意为难,拖延运输时间。”

    朝廷做出巨大的让步,你们得付出。

    还有呢,比如对盐铁等重要的物资,一律收为国有。不过想了一想,怕牵涉面太大,李威忍了回去。

    其实这种做法,与宋朝很相似。

    商税征收的名目很多,然而又通过种种措施,鼓励商业发展,所以商人不怨,国家收入又能提高。不过羸弱的军事力量,拖了后腿了。最富的王朝,却成了最穷的王朝。

    如果象宋朝那样,一年的收入达到了一亿婚钱,会做多少事?

    因此,李威一步步的在矫正。

    秋仁杰在说话,李威眼睛在众人脸上扫视。大多数沉默,少数人皱眉头。

    秋仁杰收尾结束了:“想得到,必须付出。若大家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国家,陛下召集大家前来商议,也就失去了意义。若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接下来几天继续商议,诸位可以提出来。”

    散了。

    但这个争论,并没有结束。

    事前想得很完美,用上中下三户政策,掣约各大门阀,让他们配合。五百良户,给予一些商人心理上的平衡。仅有匠户,没有任何私心的。

    可接下来,各个

    嘴脸一起露了出来。

    李威放任他们争吵,甚至在皇城里腾出一处宫殿来,每天调一些官员,与他们争论。

    真理是来自强权,绝不是越辨越明,辨到最后,大家都能一起糊涂了。

    但吵得天昏地暗,比强行落实下去后,引起种种矛盾,不得不草草收场要好。现在吵,将这些矛盾说出来,以后落实的时候,大家有了心理准备,也会变得容易。

    这也是一种伪民垩主的做法。

    可没有想到,整整外了一个月。

    最后都做了让步,商税十抽一,通过了,然而糖盐业,同样也只能十抽一,现在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