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伟大的计划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伟大的计划 (第2/3页)

?”

    李奇收起玩味的笑容,一本正经道:“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此番战争绝不是收复交趾这么简单,胜利是一个起步,其背后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更深远的意义?”

    “不错,那就是利益。”

    李奇点了下头,接着道:“向唐朝当年远征吐蕃,虽然取得了多次胜利,也达到了战略目的,但是强盛的唐朝也因此走向衰弱,再往远一点说,汉武远征匈奴,说出来是何等的威风,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汉朝自汉武后,就走向了衰弱。

    这很矛盾,你若不打,匈奴、吐蕃这些国家又常常在边境作乱,占你便宜,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你若打吧,即便打赢了现在,也输掉了未来,如果汉武不打匈奴,兴许也只是被抢去一些钱财,失去了一些尊严,但可能带领汉朝将文景之治延续下去,到底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难题。”

    赵菁燕沉吟许久,点了下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去考虑。”

    “如今同样的情况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你说这穷地方,能生出什么大祸乱吗?我看很难,这里任何个部族都不具有成为女真族的先天条件,但是你放任不管吧,交趾又常年在这边境作乱,而且还影响着我们对大理的政策,甚至还影响到我们在吐蕃的利益。”

    顿了顿,李奇继续道:“如果将这一场战争看成是一桩买卖,那我们就先要考虑投入多少本钱,我们又将会得到何种回报,这就是背后隐藏的意义,怎么样才能将从战争中盈利?其实金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但是他们一直都是以穷打富,怎么打都是赚,而我们是以福打穷。

    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兵非常昂贵,交趾的兵非常廉价,所以怎么算,我们都是亏,我们必须得精打细算。将每一步都计算好,若非如此,我也不会轻易打响这场战争,一旦我们这一步走好了,那么就将会我大宋的扩张道路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反之。要是我们被拖着在这里,不管胜与败,我们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赵菁燕听着听着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也许很多人都看纸面上的输赢,其实输赢背后的东西,那才是关键。如果朝廷忽视这方面的意义,那么就可能因小失大,这一粒老鼠屎也有可能坏了这一整锅粥,问道:“那你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李奇道:“我没有想过失败,我这一切的考虑都是以胜利为出发点。一旦我们打赢了,消灭了李朝,控制了段氏。我的扩张道路才真正开始,在这之前,我们都是处于付出的一方,打仗不可能不死人,不耗费钱财,本钱投下去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得来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了。

    交趾很穷,其国内最诱惑的无疑是他们的国库,这笔钱人人都盯着,包括皇上。首先当然是得将军费给补上,也就是把本钱给拿回来,至于剩余的钱么,我们必须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果直接全给朝廷的话。那么对于我大宋而言,也就是改动下账簿上尾数,可能看不出有任何作用,因为朝廷如今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就好像投石入海,得到的只是一丝涟漪罢了,但如果你将这笔钱集中起来,用某一个地方的话,那么效果将会无限放大,填平一条小沟还是可以的。”

    赵菁燕道:“所以你打算将这钱用在广西地区。”

    李奇点头道:“不错,在来的时候我就说过,南边这一代地方就是我大宋的未来。当然,如果我将这钱直接扔在广西,未来一两年,都不会有什么太明显的效果,因为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也许这时候就会有人觉得这钱到哪里去了,这仗肯定是打亏了。

    其实不然,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用这笔钱投资在这片地区,带富了这一代百姓,并且让朝廷成功的接管了这片地方,让这里的百姓接受了我大宋子民的身份,那么一旦他们富起来了,朝廷就会多出一笔无法估计的财富,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哪怕广西赶到杭州的一半,不出三年,这钱就回来了,而且还是具有非常可观的持续性,我预计不出五年,我大宋就会因广西的崛起,而变得更加强盛,好的买卖是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