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水军(求推荐)

    第101章 水军(求推荐) (第2/3页)

望,已经将所有的物资以及人员带到了领地”,孙五郎跪在甲板上对着政良屈膝行礼道。

    “很好,孙五郎,你果然不愧是本家的水军大将”,政良称赞道,然后他开始细细打量起这艘关船来。上次由于时间紧迫,而且是在夜晚,政良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游览缴获得到的罗氏家船只。

    “殿下,这是关船,是目前各家水军的主要战船,建造的主要目的是在兼顾防御力的基础上提高航船速度,能够在海上快速追赶不肯交过路费的船只,两舷在八十挺橹到四十挺橹之间,水手们可以在两侧使用弓箭射击”,看到政良似乎对这艘船只感兴趣,孙五郎立即介绍道。

    “哦,关船都是这样大的吗?”,政良问道。现在他所在的这艘船粗略目测,宽约四米,首尾长越十五米,相对于旁边的小早,体积显得有点大。

    “不是的,臣下曾有幸看到过筑前宗像家的水军,他们有更大的关船,宽起码有五米,长二十多米。当然也有更小一点的,刚才与本家交战的海贼,他们的那艘关船就小得多了”,孙五郎立即说道,“而且除了关船外,还有一种更大的战船。”

    “哦?说来听听”,政良立即说道。

    “这种船在东松浦还没有能够看到,目前臣下只知道西国的强大大名大内家才有这样的船只。我们称这种船为安宅船,但是臣下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孙五郎有点尴尬地说道,事实上他也是从别的海贼那里听来的罢了,他也没有亲眼看到过那样的船只。

    “安宅船?”,政良一愣,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可是经常用到的啊,没想到真的在这里遇到了。根据回忆,战国时代是安宅船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当时最小的安宅船排水量一般有五百石左右,而通常的排水量在一千石到二千石之间。桨数根据船的大小不同,从五十到一百六十不等。在船船体内的部分占大桨的六分之一左右。船首装备箱形龟甲型装甲,大筒安置与下面,便于炮击。织田信长在元龟四年(1573)于琵琶湖畔建造大安宅船。根据《信长公记》记载,船长三十间,宽七间(估计有五十二米,算比较大的了),一百只桨。当时,因为进攻本愿寺而惨败给毛利水军,于1578年信长命令九鬼嘉隆建造六艘安宅船史上最有名的铁甲船,这算是当时最大的重装备巨舰,装备有大炮三门,除了以铁甲包裹水面部分来防止火攻以外,还设计有防止攀舰的铁齿。

    随着安宅船的发展,它成为了指挥官所乘坐的船只。船首和船尾皆以盾板为装甲,设置有弓和铁炮射击的狭间(铳眼),在前后左右都没有死角(这个有点像了望塔,高出船身)。在靠近敌船以后,还可以以盾板外侧接舷,放下船桥登上敌人的船只,开展接舷战。船底也设立很多单独的防水隔仓,船体的一部破损浸水后,不会殃及其他部分,船只仍可以继续作战。这个时候,船主要以人力划桨为首要动力的,大型的安宅船最多可有百名划桨手。在船上还可以配置大筒(界于铁炮和大炮之间的大型火药武器)。这种攻击力、防御力均很优秀的舰船又被美称为“海上之城”。

    “那种小船应该叫做小早吧?”,政良指着围拢在关船附近的十数艘小早问道。

    “是的,殿下。它基本没有防御力,但是速度却很快,比关船还快很多。两舷在四十挺橹之下,是海贼最常用的船只,战斗时常常数艘同时进攻”,孙五郎娓娓道来。

    果然是小早吗?这可是日后在正规水军中主要负责侦察和传报。但因其轻巧灵便,效费比高,技术含量低,故成为海贼们的主流舰只,常集群使用。而且随着战斗的不断增多,这种小型船又可以分为铁炮船、长柄船、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