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博多湾

    第112章 博多湾 (第2/3页)

人口有约一万户左右,其中博多湾“息浜”一代的六千多户由大友氏管辖,而西南侧圣福寺以及承天寺周边的超过四千户由少贰氏管理。文明十年(1480),大内政弘卷土重来,将少贰氏逐出,自此博多又被大友、大内两家共同占有。

    围绕着博多控制权的竞争十分激烈,与明国的贸易主导权也是一样。细川氏支持的堺商人一直是博多的的主要竞争对手,大永三年(1523),得到大内氏支持的博多商人与细川氏的商人在宁波发生冲突,之后终于控制了幕府堪和贸易的主导权。

    现在博多基本由正如日中天的大内家所控制。

    船只靠岸后,留下一个披风众与两个船夫负责看守船只,其余的人则兵分两路,一路是由两个披风众护送女子回神屋家,另一路则是护送政良前往博多的圣福寺暂住。前往圣福寺暂住是玄治大师的推荐,虽然博多已经被大内家统治,但是各家豪强的侦番密布,随时准备再次染指这个地方,要是住在一般的民家或者宿屋,是无法保障安全的,所以在玄治大师推荐下,政良最终决定前往其好友所在的圣福寺暂住。为此玄治还专门写了一封介绍书信让政良带给在圣福寺作主持的好友。

    至于圣福寺的历史政良倒是略知一二,镰仓时代初期,该国僧侣赴大陆学禅返国弘扬者甚多,其中以荣西最为著名。他曾先后两次渡宋学习佛法,并于建久六年(1195)在博多建立圣福寺,这也是该国最早的禅寺。同时荣西还将由宋国携回的茶种种植于寺中,将饮茶与禅门修行相互结合。自此茶在国内开始盛行,被广泛种植,因此荣西也被尊为“日本之茶祖”。同时,还有许多东西在此时传入博多,其中还包括面条、荞麦、馒头等食品。

    另外,寺庙在博多也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其影响力甚至比目前统治着这里的大内家还要根深蒂固。在圣福寺附近就有着承天寺、东长寺这些比较出名的寺庙,都有着自己的领地以及僧兵,俨然就是一个豪强。

    承天寺。据说与中国有着极大的因缘。宋朝时期,很多人远渡重洋到博多后就在此地定居。其中以谢国明作为出名,他原为宋朝临安府的商人,在迁往博多后居住于栉田神社。估计他颇有财力,还曾担任小吕岛地头。仁理三年(1242),他迎从宋朝回国的圣一国师(圆尔)为开山祖师,建造了承天寺。谢国明十分敬重佛法,次年径山万寿禅寺不幸遭遇火灾,他与圆尔一道支援其木板数千。由于圆尔精通佛法,承天寺屡行善事,因此深受当地居民爱戴。宝治二年(1248),寺院突遭火灾之时,谢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