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相良武任(求收藏)

    第117章 相良武任(求收藏) (第2/3页)

生于肥后的相良氏,由于精通文史,内政出色,逐渐得到了大内义隆的重用。如果事情一直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那么大内家就没有了后来的灭亡之灾了。事情的转折点就在天文九年(1540年,即今年)尼子家对毛利家的发起合战。尼子家分别于1540年以及1541年发起的对毛利家的合战均以失败告终,这给了大内义隆以为尼子家已经大不如前的错判,于是1542年,大内义隆不顾相良武任的劝谏,率领大军反攻尼子氏的根据地月山富田城,但是最终惨败而回,大内氏失去了多名大将,甚至连继承人大内晴持也因战船沉没而淹死。

    返回领地后,因为出云之战的失败使之丧失了对武事的兴趣,再加上嗣子上的打击和不顺心,精神接近崩溃的大内义隆便开始寄情于京都文化。而京都文化在山口城长期以来积累的底蕴,也在此时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另一方面,大内义隆开始宠任文治派的相良武任,究其原因,此公在出云远征前曾大力反对过,由此也可见大内义隆在远征一事上深感后悔了,而事前急力主张出征的陶隆房,也由此能感觉到空前的信任危机吧。逐渐的,相良的地位达到了能与陶平起平做,这就成为大内氏之笔头陶家的最大威胁。此时,大内家的内部矛盾由最初的蕴酿开始慢慢走向高潮,大内家分成了分别以相良武任以及陶隆房为首的两个阵营。陶隆房与相良武任的斗争,最初只是由几次争论开始,随着大内义隆对相良一派变得越来越偏袒,隆房的情续慢慢起了变化,乃至称呼相良武任为“迂讷腐败的老和尚”。但是1545年,两个阵营的斗争中,相良武任不敌陶隆房被逼出家,陶隆房重新得势,1547年相良武任受大内义隆之邀又再次出山,两个阵营又再次对立起来。而大内义隆为调和两派矛盾,一度要将相良武任之女嫁与陶隆房之子长房,这令素来瞧不起武任的隆房感到莫大的耻辱。另一方面,相良甚至背着义隆强占陶家的领地,这动摇了陶家最根本的利益。1550年,退无可退的陶隆房与内藤兴盛试图暗杀相良武任,却被大内义隆发现。于是陶隆房在大内家的实力大为削弱。

    原本陶隆房对大内义隆是有着相当深厚的感情。他从小作为义隆的侍童长大,一直忠心耿耿。在从出云撤退的时候,他亲自殿后保护大内义隆撤退。但是,随着义隆沉湎于奢华生活,玩物丧志。不希望与主家一起陷入衰亡命运的陶隆房,本着“天予不取,反受其祸”的信念,发动了以下克上的叛乱。天文二十年(1551年)8月29日,以青景隆著传言陶将造反为契机,陶隆房联合同样对于大内义隆宠幸相良武任不满的长门守护代内藤隆世与丰前守护代杉重矩,发动叛乱。陶隆房与江良荣房率3000陶军从富田若山城出阵,大内义隆事先已得到了消息,与亲信冷泉隆丰率10000大军应战,然而在对阵当场就有约有2000余士兵被陶策反,在随后的战斗中大内方逃兵渐多以致指挥不灵,最终全军溃退,在从周防向长门的逃跑中只剩60人左右。义隆到了长门,准备渡海逃往北九州,结果偏偏遇到海上起暴风,最后逃入长门太宁寺,九月一日在寺内自杀,年仅四十五岁,法名龙福寺殿瑞云珠天。一同殉死的还有冷泉隆丰、冈部隆景等人。而隆房的死对头相良武任事前已得知消息并逃亡筑前的杉兴运处。杉兴运坚决支持义隆并收留了逃过来的相良武任,故遭到陶隆房的攻击,于1551年战死,同时相良武任最终也未能逃过一劫,于花尾城被杀。

    “呵呵呵,政良殿下不必多礼”,看到政良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