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军粮(求推荐)

    第127章 军粮(求推荐) (第2/3页)

知道有多少士兵在边跑边吃饭的过程中得了急性阑尾炎挂掉。当然,饭团只是为方便携带制作的权宜食物,毕竟没有新煮出来的食物好吃。

    “不妥,饭团只能够作为足轻以及武士短期内的粮食,如果需要大量携带,那就需要用板车运载了,为了防止饭团馊掉,还要准备一些梅子,无论板车还是梅子,本家似乎都没有大量配备的;更何况其他豪强领地内的道路普遍狭窄,不利于板车的行进,这样反而会拖累大军的行进速度;最后就是大米的问题,本家那来那么多大米啊”还没等政良发话,木造重忠就提出了异议,“臣下的建议是到博多采购大量的馎饦面,可以的话自己制作一些咸菜。作战休息时,战士们只要抽出刀来,把面团一块块削到锅里煮熟了,拌着咸菜就能吃。”

    馎饦面?咸菜?这不是武田家的独家军粮吗?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是战国双雄武田家和上杉家的一次没有结果的大决战。双方出动兵力总数超过三万,在一场大战动辄几百人的战国时代,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战略大决战了。在此次作战中,武田军采用啄木鸟战术,将军队分为两队,一大部偷袭妻女山的上杉军本阵,八千军队在八幡原布阵准备给上杉来个包饺子。结果,看穿武田信玄计谋的上杉谦信提前下山攻打只有八千人的武田本阵,几乎要了武田信玄的脑袋。亏得这八千人拼了老命扛到援军出现,这才转败为胜。

    作战的时间是早上七点半打到下午,中间双方都没有时间吃午饭。兵力占军队劣势的八千武田军一直没有被占绝对优势的上杉军击溃。分析其原因,除了平时的训练和武田信玄的统帅有方,还有一点不大为人注意的就是,虽然都是百战之师,武田军在体力上没准要优于上杉军,所以即使没吃午饭也还能坚持。这秘密就在于,武田信玄平时在部队里大力推广食用易于消化的刀削面,常年吃面食。其实当时的日本还没有真正意义的面条,那东西要到明代大儒朱舜水在大明亡国东渡后带到日本来。当时所吃的,其实是据说从唐代传来日本的刀削面,时称馎饦面,也有说是乌冬面的。这东西也很方便,作战休息时,战士们只要抽出刀来,把面团一块块削到锅里煮熟了,拌着咸菜就能吃。

    说起咸菜,据说也是武田信玄大力推广的。当时主要的咸菜品种有萝卜和野菜腌制的。咸菜很咸,切一小块就能下饭,且携带方便、不易变质,还可以保证士兵能够摄取到维生素,实在是行军打仗杀人掠地必备。长期吃刀削面加上咸菜,使武田军的体力要大大优于只吃米饭的上杉军,这样一天作战下来,饿着肚子的上杉军体力早就不支,估计还有因为低血糖晕倒减员的。人数上不占优势的武田军却可以凭着早上吃的那碗面坚持下来。

    “木造大人,本家钱币似乎不多啊,如何能够采购大量的馎饦面?至于咸菜,能够在短短数天内腌制出来吗?”一说到钱,东乡平次就不干了,立即反驳起来。罗氏家中最吝啬的两个家臣,排行第一的是幸助,外号“铁公鸡”,排行第二的就要数东乡平次了,每次大手大脚地花费钱粮,他都会肉疼不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