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储备军备(三)

    第683章 储备军备(三) (第2/3页)

车。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所以仓库中只有一辆。

    作为常备足轻必备装备的具足方面,目前罗氏家的仓库储备有可以同时装备五个常备足轻番队的具足,也就是一共三千副具足。一套完整的具足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即兜,铠(胴,袖。草折),小具足(笼手。臑当,佩楯)。所以制作一套完整的具足,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罗氏家兵器工坊在能够保证供应正在服役的常备的日常使用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了如此之大的储备数量,已经难能可贵了。

    政良自认为,此时罗氏家的具足数量绝对是倭国各大名当中最多的了。要知道在一些大名的家中,甚至只有将领才有资格穿这样的装备啊(倭国甲胄的躯干部都被统称为“胴”,所以经常在历史文献上会看到“某某胴”一类的表述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甲胄属于胴丸或具足,而只是对躯干家的命名而已。可见这些具足的珍贵之处了)。

    而且罗氏家对这些具足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例如具足上面的佩楯目前只有罗氏家的具足上面才会有,这种佩楯起到防护大腿的作用。而且它的上面也绘有一只黑色雄鹰的图案。以此作为罗氏家装备的标志。

    此外,兵器工坊根据以往一般甲胄的特点对罗氏家的具足进行了改造:

    从具足的固定方式来看,在肩膀部位仍然利用引合绪和固定在胸甲板上的高纽进行固定。而其在肋部的开口也延续了大铠以来的传统,将开口设在左边。但是具足的设计在大铠以往的中古铠甲上进行了改进,不再依靠肩膀来承担整幅铠甲的重量,而是把重量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通过观察罗氏家的具足就可以看出,具足的躯干部分基本呈一个两头收缩的圆筒型,而非简单的盒式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分担一部分的重量给整个躯干,也大大提高了穿戴者的灵活程度。

    因为具足的初衷是作为徒步实战用的甲胄而出现,因而防御力和机动力的重要性都被提到了装饰性之上。具足的**有很多不同的制作方法,不过在罗氏家,胴多采用0.8mm(该单位是政良统一领地度量衡时引进的单位)左右的铁片。而作为肩甲的袖也一般都和胴采用相同的防护措施。手臂甲的笼手也在大铠等甲胄的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