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玩火自焚

    第758章 玩火自焚 (第2/3页)

情终于舒缓了下来。

    再来看看大内家这段时间的家中变故,在政良看来,一切的根源都是还在大内义隆身上,可能将来很多人在翻看大内家这一段时间的历史的时候都会以为是大内义隆过于昏庸而导致了这些事件的发生了。但在正政良看来,这些事件实际上却是大内义隆刻意制造出来的。

    是的,在天文十一年的那次出云远征惨败中,这场仗败得很惨。大内义隆和陶隆房捡了条命逃回周防长门,途中义隆还把自己的养嗣子大内晴持的命给丢了。灰头土脸回到山口的大内义隆,因为遭逢军事失败和痛失继承人的双重打击,精神都有点开始崩溃了,自此对军事政务感到厌倦,在接下来好几年里,日日沉醉在繁华的山口文化中不知自拔,索性便把政治事务交给了家内文治派的头子相良武任处理。而同时,他也是在借机削弱家中一些家臣的权利。

    要说大内义隆为何如此做,就要从大内家的议事制来说起了。自从应仁之乱以后,倭国各地的大名纷纷向战国大名(简单地理解,就是喜欢搞扩张吞并的大名)转变,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家转变的程度都不一样的。像北条家以及日后的织田家,则是目前转化得最快的,他们通过检地等手段将领地力量集中起来,家督也拥有几乎朝纲独断的大权;而像甲斐武田家、安艺毛利家这一类的大名则是稍为转变得慢了点的,他们通过所谓“两山体系”、“两川体系”而将领地力量集中起来,家督也有极大的独断权利,但依然会受到家臣豪族的一定影响;至于西国的大内家、越前的韩仓家、近江的浅井家则是采取更为落后的重臣合议制。

    而三者当中,向战国大名转化的速度又有快慢之分,其中近江的浅井家最慢,越前的韩仓家居中,西国的大内家最好。为何如此断定,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近江的浅井家自是不需要多说,历史中在决定是否为了维护韩仓家的同盟而鸡蛋碰石头般地撕破与织田家的盟约的时候,作为家督而且心中也不太愿意撕毁与织田家盟约的浅井长政最终还是屈服在了重臣合议制的决议下,与织田信长对磕起来。这样的制度下,在家中。作为家督却是要完全服从重臣合议制的决定。

    而越前的韩仓家。历史中第八代家督朝仓氏景的同母亲弟弟(也就是属于嫡系的亲属)在看相扑戏时。因为嫡系的关系而坐在了更好的看戏位置从而引起了出生呢更早但又因为是庶子而坐在不好位置看戏的朝仓景总的妒忌。然后被朝仓景总杀了。但是作为家督的朝仓氏景这个时候竟然却无法去追究朝仓景总罪责,因为在同族重臣合议制度中,他的三个族叔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于是故意唱反调了,在四人投票表决时,只占一票的朝仓氏景不得不放弃了处决朝仓景总这个杀人凶手的决定,甚至后来还不得不起用了这杀亲弟弟的仇人作为家臣。

    像韩仓家的这种同族重臣合议制度,就比浅井家要好一点。起码权利都集中到家族族人的手上了,而不像浅井家一样,由不同的家族组成了一个同盟议会,而家督只是被推出来的没啥权利的盟主。至少在韩仓家中,家督的权利虽然受到了限制,但也一点的权利。只有重大事情以及涉及族内事情的时候才需要通过同族重臣合议来表决。

    最后的大内家,此时同样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