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九州探题(三)

    第815章 九州探题(三) (第2/3页)

九任将军足利义尚征讨近江六角家,也能动员七百奉公众出阵,但到了足利义辉时代,奉公众只剩下百人左右了,连个尖刀连的编制都算不上。究其原因很简单:一、将军家穷了;二、将军家没权威了。

    幕府将军的财政来源,有以下几个,一是遍布京畿的庄园,此刻被各地大名与国人抢占;二是京都一带的税收,现在是收不上来了;三是临时能征调人力和钱财,现在基本没人会理会了。这样的情况下,将军家就很穷了。据说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了修银阁寺,卖了许多珍藏的书画、茶器,到了义足利辉这会儿,就更不行了,哪能养得起那么多的奉公众呢?

    另外,幕府奉公众对倭国天下也越来越没吸引力,原本那么多武家名门的庶子次子,满腔忠诚,来到将军帐下效犬马之劳,何也?就是期望将军哪天高兴了,发通御教书,能挺他去抢家族家督的位子。另外,加上在战国大名的体制下,家督权力得到强化,庶子基本成为了家臣,吃喝都有人管着,也没那份闲心千里迢迢来到京都闯荡受罪啊。

    于是将军足利义辉很快就发现,现在他是既没钱又没地的,根本就组织不起大规模的军队。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军队就无法撼动三好长庆。撼动不了三好长庆,就更加无法重拾幕府将军的威信了。根本原因还是没钱没地,这就是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悲愤的足利义辉,想了想,直接和三好长庆对抗,基本是没辙了,于是他又想到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自然就是继续其以往的刺杀行动。他继续暗中搞自己的刺客培训班,然后伺机派出刺客对三好长庆进行刺杀。估计他此时的想法就是,刺杀个十次八次的。总有一次会得手的吧?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不断与各个大名交好。毕竟他还是京都的公方。完全可以联络其他大名,利用驱虎吞狼之计,推掉三好长庆嘛!近畿的田山家、六角家其实只是小角色,九州的罗氏家;西国的尼子家、毛利家;东海道的今川家;关东的长尾家等实力大名,才是他要着意的外援啊。所以,足利义辉眼光不再只局限在京畿一带,而是要发出声音,让倭国本各地的战国大名。都来勤王。

    为此,这一段时间,他还真的做了很多事情。

    甲信地区,武田晴信攻打小笠原,足利义辉里积极从中斡旋;西国地区,毛利元就与尼子晴久争斗,足利义辉又表示双方要尽快回到谈判桌上;要不是罗氏家攻略丰前国东南部与丰后国东北部这两处地区之时,由于周围边境被罗氏家封锁起来,令到攻略消息没有被立即被宣扬出去,估计足利义辉也会派人前来调停一番的。对于足利义辉的这些举动。作为占据优势的一方大名自然是不会理会的,但这也阻止不了足利义辉的这些看似无用的举动。毕竟人家是打着公方大义的旗号而来的,既然拒绝不了,那就干脆将足利义辉的使者晾在一边,然后继续他们的攻略了。

    除了不断派人出外开展外交工作外,他还大举赐给各个大名偏讳,给天下一个“我足利家还是堂堂将军”的印象,一时间,毛利家、伊达家、筒井家都收到“藤”字或“辉”字的礼物——细川藤孝、筒井藤胜(即筒井顺庆)是以前用的“藤”字(足利义辉改名前叫做足利义藤),毛利辉元与伊达辉宗则是后来的“辉”字。也不管人家理不理他(大多数是不理的,不过偏讳赐予还是要的),反正就是主动送。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行使驱虎吞狼之计,鼓动各地大名上洛勤王了。今川家是被其鼓动的第一家,而现在又轮到罗氏家了。接连击败了曾经是北九州霸主的大内家与大友家,甚至吞并了这两家在北九州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最近吞并大友家最后的领地,同时逼死大友家家督的消息在各地传播后。令到罗氏家的声势在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