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有花堪折 八十二、最后通牒

    第六卷 有花堪折 八十二、最后通牒 (第2/3页)

坚与周宣并肩立在一顶曲柄黄罗盖下,漫天的大雨仍在不停地倾泻下来,这样地大雨多年难遇,整个金陵城在狂风骤雨中战栗,仿佛十镇三十六州的唐国要变成洪水滔天地泽国。

    闷热已经消退,最大的危机已然解除,皇甫继勋一死,忠于他的三卫兵马纷纷投降,而江北的祁宏水军已经入城。与林黑山、张匡业、蔺戟等人一道掌控了金陵局势,一面派兵捉拿景王党羽,一面封锁坊门,实际禁令。

    现在,唯一的难处就是李坤依然挟持着皇帝和皇后,李坚是个孝子,现在皇宫外已然安定,他更担心父皇和母后地安危,李坤乱党现在不过三百人。本来李坚可以命军士一举攻入花萼相辉楼。但他决不肯下这个命令,他一再许诺不追究李坤之罪,只要他将皇帝、皇后安然无恙地送出。

    这时,李坤在一排盾牌手的簇拥下来到花萼相辉楼最高处,指名要李坚近前答话。

    李坚也在重重护卫下靠近花萼相辉楼,再次重申他的许诺。

    李坤冷笑不应。等李坚说完,方道:“李坚,你若果真是大孝子,就立即准备五百辆马车和一千匹战马。释放景王府、韦铉府、卫将军府上的内眷家人,随我出京,渡江赴昭武军避难,我承诺,一到昭武军,即把皇帝和皇后送还。”

    李坚身边的周宣低声道:“殿下,此事万万不能答应,若李坤挟持陛下到了昭武军,陛下和娘娘更无还京之日,而我唐国势必陷入连年内战。”

    李坤居高临下。看到周宣在与李坚附耳说话。冷笑道:“李坚,若你听信佞臣周宣的谗言。不顾陛下和娘娘生死,那也由得你。我将举火焚烧此楼,玉石俱焚,黄泉路上也不寂寞。”

    李坚赶紧道:“王兄休要莽撞,此事容我考虑一下。”

    李坤道:“好,给你一刻钟时间,逾期不回复,我即举火焚楼。”说罢,退回楼中去了。

    李坚急问周宣:“这怎么办?”

    周宣想了想,说道:“陛下和娘娘绝不能让他带走,就是李坤,也绝不能放过,否则,唐国必陷于分裂内战,强敌环伺之下,这样无异于自取灭国。”

    李坚皱眉道:“这个我自然知晓,但父皇和母后决不能不救,宣表兄,你一定要想出两全之策来。”

    周宣道:“殿下先答应李坤,可行缓兵之计先稳住他。”

    李坚问:“若李坤催促怎么回答?毕竟五百辆马车、一千匹战马是很好准备的,拖延不了多少时间啊。”

    周宣道:“车马虽然好准备,但人不那么好准备,李坤不是要带景王府、韦铉府,还有皇甫继勋的眷属离开金陵吗?那好几百号家眷一时半会能聚集好吗?只要拖过今天夜里,就能救出陛下和娘娘。”

    李坤问:“计将安出?”

    周宣耳语一番,李坤面露喜色,连连点头。

    一刻时很快就到,李坤再次出现在花萼相辉楼上,得到李坚的允诺,心下暗喜,说道:“你们不要妄想拖延时间,聚齐三府家眷固然需要一些时间,但有半日足够了,今日未、申之交,我必率众出城,不然地话就一把火烧个干净。”

    现在已经是巳时,距离未时末只有两个多时辰,雨虽然小了一些,但还在持续地下着,周宣请李坚去用膳,李坚担忧父皇、母后,不肯用餐,要在这里坚守,周宣也只好饿着肚子陪着,心想:“饿肚子又不能解决问题,弄得没精力应付危局岂不是更糟!”但李坚地孝心他也能理解,想到父皇母后还未脱险,寝食难安啊。

    现在离李坤的最后通牒还有一些时间,周宣抽空回了一趟翔鸾坊,那一百五十名奉化府兵依然冒雨把守着坊门。

    周宣带着三痴、四痴和慕容流苏进到府中,清乐公主、秦雀、纫针、林涵蕴、静宜仙子、秦博士夫妇、蔺宁都围坐在前厅,见周宣回来,都是大喜,问个不休。

    周宣先请秦博士为三痴包扎刀伤,伤在左臂,一条长四寸、深半寸的刀痕,原本杀人不眨眼的鹘门女杀手蔺宁心疼得直掉泪。

    三痴笑道:“不要紧,轻伤,那砍我一刀的人已被我刺死。”

    周宣道:“老三,你就留在府上养伤,免得三嫂牵挂。”

    三痴忙道:“当此非常时刻,自当随侍主人左右,我这点伤根本不碍事。”

    周宣看了一眼犀甲不离身的四痴,笑道:“有老四陪着我就行了。你歇着,当前大局已定,李坤死期不远了。”

    清乐公主恨恨道:“真没想到李坤竟敢挟持我父皇、母后,真是死有余辜——宣郎,父皇、母后还未救出,你怎么就说大局已定?”

    周宣道:“斛珠你放心,今夜就能救出陛下和娘娘——哎哟,快给我们几个准备点食物,饿死了。”

    吃了一些食物。周宣即刻带着四痴和慕容流苏再入大兴宫。三痴岂能因为这么点轻伤就留在府上养着,一定要跟去,不能落在堂弟——呃,堂妹之后嘛。

    一路上,周宣与慕容流苏窃窃私语,慕容流苏不住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