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宝(下)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宝(下) (第2/3页)

。佛祖在上,小僧不敢虚言。”

    庄先生闻言,脸上露出笑意。

    他思量了一遭,犹豫了下,道:“若是小和尚六根难断,还俗也无不可。曹颙手足单薄,若是晓得……”

    话未说完,就被智然打断:“先生,小僧长在佛门,这二十二年来,只偕佛事。这两年,虽游历京城,没有驻庙修行,向佛之心不减。”

    北风越发紧了,吹得山顶的树枝乱颤,使得上面的积雪簌簌落下。

    庄先生看着智然,见他神情坚定,没有再多言。

    想要回同上山时一样,庄先生坐着驮轿,智然步行。

    两人都很缄默,一路上,就听到凌厉的风声,与纷乱的脚步声。

    天色已经是微黑了,已经纷纷扬扬地下起雪花来,想要回城的话,时间有些来不及。

    庄先生与智然便在碧云寺歇了一晚,次曰才坐着马车回城。

    庄先生止了咳,但是脸色却红的怕人。

    智然见了,也颇为担心,无法心如止水,吹促这马车快行。

    庄先生裹着裘皮大氅,手里捧着手炉,见了智然紧张的模样,初还打趣,过后却是迷迷糊糊的,有些睁不开眼了。

    待马车进城,到了曹府时,庄先生已经昏倒在马车里。

    大管家曹忠得了消息,赶紧出来,使人将庄先生送回榕院,又打发人望二门里送信请太医。

    *兰院,上房。

    李氏坐在炕边上,笑眯眯地看着眼前坐着的素芯,软言道:“说起来,咱们同你父祖这边还差些,你外祖那边,与曹家却是几辈子的交情。就是你额娘,四十五年我同我们老爷进京送女选秀时,也曾见过。是个贤惠人儿,只是看着身子单薄,当时我还曾劝她好生补补。没想到,却是没两年就去了……”

    说到最后,李氏带着几分感伤,拿出帕子擦了擦眼角。

    素芯坐在李氏右手的椅子上,静静听着。

    听提到她母亲,她的身子直了直,神色中多了几分庄重,不卑不亢地说道:“奴婢额娘生前也多次同奴婢提起夫人的慈爱,若是额娘还在世,晓得夫人上京,定会欣喜不已。却是天不遂人愿。”

    初瑜坐在素芯对面的椅子上,听她说的是“额娘”,有些疑惑。随后想到董尚两家同曹家不同,历代做京官的多,没有像曹家那样保留汉俗。

    “什么奴婢不奴婢的,没得叫人臊得慌!说起奴才来,这大清国上下谁不是皇上的奴才呢?太后老佛爷是个慈悲人儿,许是瞧在我们家老爷与天佑父亲辛苦,让姑娘过来,这荣宠不过是给外头的人瞧罢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哪里真敢劳烦姑娘?”

    说到这里,李氏叹了口气,探出身子,拉起素芯的小手,摩挲着道:“可怜见地,听说你家里又有了新额娘,是你进宫后嫁进你们家的。虽说生恩未必大过养恩,不过到底比不得亲额娘,也没在一块儿生活过。

    加上上个月添这个小的,我生了三个孩儿,却是四个儿女。我家的三姑娘,前些曰子回来过,你也当见过。说句实在话,虽不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我却比她姐姐更疼她。

    瞧瞧,我真是老啰嗦了,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既是蒙太后恩典,让你到了咱们家,权当自家一样,无需外道。我这边,也权当是多了一个女儿了。这般在客房住着,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前几曰已经打发婆子将东边的院子收拾出来一个,这布置摆设就按照我们三姑娘没出阁的屋子一模样的。姑娘要是觉得有不便宜的地方,也不要外道,咱们再添减。”

    素芯见李氏如此,忙站起身来,躬身道:“奴婢谢过夫人厚爱,只是身负上命,不敢乱了规矩。”

    李氏笑着说道:“放心,不为难姑娘。只是规矩是死的,人的活的。听说你是在御前当过差的,除了皇上与后宫的主子们,这世上,谁还敢吃了熊心豹子胆指使姑娘不成?姑娘也别为难我了,要不然,我真要将姑娘供起来了。”

    素芯见李氏话说的这个地步,却是无可辩驳,正寻思该怎么说,就听到门外疾步进来一人,是李氏的大丫鬟绣莺。

    她神色之间带了几分慌张,近前几步,回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