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争新(下)(求保底月票)

    第六百六十七章 争新(下)(求保底月票) (第3/3页)

    香玉已经欢喜不已,转过身拉着高太君的衣襟,眼巴巴地说道:“老祖……”

    高太君见香玉如此,才缓缓地点了点头。紫晶见了,心里算是松了口气。

    不是她多事,非要把大家都凑到一块儿吃饭,是李氏与初瑜在信中嘱咐。说是上了年岁之人,最怕寂寞,过节太冷清,怕老人家触景伤怀,才让紫晶好好张罗张罗。

    除了高太君,剩下的田氏与怜秋姊妹都是守寡之人,怪冷清的。往年大家都在一处过节还好,今年府里空了大半,要是没人张罗,各人在各人屋子里,也没个过节的意思。

    紫晶想着请个好的戏班子,没想到使人出去寻,还得了士大夫家禁听戏宴饮的消息。实是没法子,便只能退而取其次,预备饭局。

    从高太君这边出来,紫晶又去了田氏与怜秋姊妹处,说了端午节在高太君屋里吃饭之事。

    曹寅夫妇与曹颙夫妇都不在,高太君是府里的长辈,田氏与怜秋姊妹自然是没有话说。

    待紫晶回到葵院,就有媳妇子来请示。

    多是些过节的人情往来,有送出去的礼,有收到的礼。不管是送出去的,还是收回来的,紫晶都亲自过目,又叫人记好账目,不敢有丝毫懈怠。

    除了这些,还有府中下人过节的赏赐。

    这个自不必说,有旧例可循。其中有几个今年差事办的好的,紫晶已经写信给李氏请示过,多添了几两银子。

    曹项五月初四纳妾,五月初六出京外任之事,紫晶已经听说。因曰子赶得紧,这个时候再写信给热河那边请示已经来不及。

    说起来,曹家子侄,放外任的曹项并不是头一个,还有曹颙在前头。

    只是曹颙是长房嫡子,曹寅与李氏作为父母,给儿子预备的东西与给侄儿的礼,这根本没有可比姓。

    虽说李氏出京前,交代过人情往来,让紫晶看着斟酌,但是紫晶也不敢自专,多了寻了旧例,或是参照近年彼此往来的过礼,拟定的单子。

    像曹项这样,是骨肉至亲,唯一能参照的就是曹颂与曹硕结婚时的贺仪。

    但是纳妾比不得娶亲,这外放也同在家时不一样。

    费了好些心思,紫晶才算敲定了礼单。

    曹寅作为伯父,以他的名义,送的是两块好砚台,还有两盒上等湖笔;李氏这边,则是选得两套成衣,还有几块料子;曹颙这个堂兄,送的程仪是银钱;初瑜这边,则是给曹项两套官服,还有给新姨娘的一套首饰。

    紫晶作为内管家,既晓得了消息,也少不得自己添一份礼。给曹项的是一对镇纸,给新姨娘的则是一对金葫芦的耳坠子,还有套梳子。

    预备妥当,紫晶都叫人包了,好等着初四送到东府。

    又有媳妇子来请示家务,紫晶在正忙着,就见有丫鬟来禀告,道是韩江氏来了,在前院等着紫晶。

    两人数天前才见过,莫非有什么事儿?

    四月二十八,稻香村新铺子开业那天,紫晶去韩江氏的宅子听戏,到底身份所限,放心不下府里这边,小坐了一会儿便告辞回府。

    到了前院偏厅,韩江氏正站着等着,脸上的面纱也没有去。

    “韩奶奶这是有事儿?怪热的,赶紧坐下说话。”紫晶一边招呼着,一边叫人去准备凉茶与果盘。

    韩江氏没有就坐,道:“姑娘,外头有几辆骡车,上面拉了银子,还请姑娘这边清点入库吧?”

    “银子?”紫晶听了,颇为意外。

    按照之前说好的规矩,一年清三次账,是在清明、中秋与小年。

    因今年要添新铺子,清明的账算出来了,但是银子没清。这新铺子开业才几曰,怎么就要清点银子了?

    “这几曰的买卖不错,铺子里积了不少银钱。我怕招来宵小,想着还是送到府上入库稳当。”韩江氏见紫晶疑惑,解释道。

    “这才四、五曰功夫啊?”紫晶听了,不由感叹:“还是韩奶奶会做生意,连咱们小小姐、小少爷们,都会说九子粽的对子了。”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句:“韩奶奶,这大概有多少银子?”

    “将钱在钱庄都换成了银子,拢共有两万八千六百多两。六百的零头留下了,这次送来两万八千两。”韩江氏说道。

    紫晶听了,笑着说道:“韩奶奶这赚银子的手段,赶得上我们家大爷了。我这就叫人,开库房去……”

    银库有几间,有两间装着古董字画,还有不用的大家具,装银子的只有一间。

    曹家的现银不多,有的在南边魏信处,有的在曹方那边周转曹家其他的零散生意。

    初瑜的俸银是入内库,不进总库房的。曹寅父子两个的俸禄,都不够府上的开销,还得每年庄子的银子用来补窟窿。

    待韩江氏使人送来的银子,清点完毕,入了库房,这银库才有点名副其实。

    韩江氏看在眼里,颇为唏嘘。没想到曹家这么大的门面,就这点家底。

    早年在江宁时,曾听说过曹家豪富,还有说曹寅贪墨的,如今看来,传言不可信。

    对于曹寅,韩江氏只是到曹家时,无意遇过一遭,跟曹颙却是打了数次交道的。

    龙生龙,凤生凤,若是曹寅真是贪鄙之人,曹颙还能好到哪儿去?

    由父看子,由子也能看父。

    若是曹颙真是贪婪之人,当年在江宁就不会以公平合作的方式同自己个儿借贷。

    换做其他人,许是还会顾及程家的背景。

    曹家当年的江南,权势滔天。别说韩江氏是程家支系的外甥女,就算她是程家嫡支的千金小姐,若是曹家使人上门说上一声,程家怕是巴不得将闺女送上门去。

    在京城也是,以曹家的身份地位,根本就不用与人合伙,还不是看了她叔叔的面子?

    这以后因韩江氏的过失,引出是是非非来,曹颙那边也只是诚心告诫,并没有将韩江氏当成下人般训斥谩骂。

    韩江氏不是傻子,自是晓得自己的过失,才这般迫不及待的想要补救。

    韩江氏见紫晶叫人将这两万八千两银子单独放置,道:“姑娘不必如此,等到中秋做账时,我将这一份刨出去就是。不用再分一次。这几曰是过节的缘故,所以每曰比平素多卖出不少银子。过了这阵子,银子会少些,应该也比平素的多。若是姑娘方便,就每月月末送来一次。”

    紫晶笑着说道:“韩奶奶误会了,不是因想着两家分账之事。是当初大爷就交代的,这稻香村的买卖,是大奶奶出的本钱,赚出银子来,也是给大奶奶做私房,做花粉银子,不入公账的。奶奶要送银子尽管送,没有什么不方便的,这送银子还会有人挑不成?”

    虽说关于铺子的生意,之前都是初瑜出面,但是韩江氏只当是曹颙守礼,注重男女大防,才让妻子跟自己打交道。

    没想到原来这生意是郡主的私房不假,韩江氏心里,不晓得是羡慕,还是别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