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新举人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新举人 (第3/3页)

大爷吓住不成?你想过没有,若是大爷不是在学堂昏厥的,而在马上昏厥,那会是什么情形?”

    那样的话,就要出大事,不是吃几副药养两曰就能好的。

    白露是大管家曹元幼女,早早地葵院当差,李氏与初瑜都不以寻常奴仆视之。

    白露唬得脸色发白,红着眼圈道:“奴婢该死,奴婢早就当去禀告太太才是。”

    初瑜道:“大爷是我的命根子,再有这么一遭,我也活不了了。既罚了乐青,也要罚你,降三等吧……”

    处置完乐青与白露,初瑜又去东屋看了眼儿子,见他睡得安详,才回的梧桐苑。

    曹颙在梧桐苑,已经等着心焦。

    “那小子如何,还不进盐津?”见妻子回来,他迫不及待地问道。

    “被爷骂的,顾不得科举之事,就想着怎么让爷消气呢。可是累得很了,现在睡得正香。”初瑜道。

    曹颙闻言,这才放心,坐下道:“都是我不好,自打四弟、五弟中了进士,这几年就在孩子们面前念叨科举传家,让儿子负担太重。”

    初瑜想了想,道:“爷,若是天佑不愿考了,就等他大些恩荫出仕吧?”

    曹颙点点头,道:“当然,我虽念叨着科举传家,却从没想过逼着孩子们定走这条路。科举之途,变数太多,不是勤勉就能心想事成的。天佑之前过得太顺,又因是长子长孙的缘故,受了太多夸奖,如今失败了,才钻牛角尖。等他大些,就会明白这个道路……”

    *天上烈曰炎炎,晒着人头皮发麻……天佑只觉得浑身跟浸在水中一般,衣服都贴在身上。额头上的汗,蜿蜒留下,有一滴直接滑过脸颊,落到他嘴里。

    咸咸的,原本口干舌燥,现下觉得更渴了。

    天佑使劲地咽了口吐沫,只觉得腿肚子打转。他身子有些站不住,就听到身后传来冷哼。

    他唬得一激灵,忙又挺直了腰身。

    恒生与左住、左成几个围着看怀表,告诉他道:“大哥,已经过了两刻钟,再站六刻钟就好。”

    天佑有些无奈,直觉得嗓子眼要冒烟。

    这时,就见父亲从他身后,转到他身前,道:“烧书!”

    天佑只觉得糊涂着,就见小厮们从书房抬了不少书出来,堆在他面前。

    随着火把点燃,这些书呼啦一下着了起来,火舌笨天佑面上卷来。

    “火!火!”天佑唬得不行,忍不住挥着胳膊,高声唤道。

    “大爷,醒醒,可是魇着了……”乐青听到里屋动静,忙过来探看。

    新换上的幔帐,是宫造的薄纱,充作蚊帐用的,所以极轻柔。天佑睡觉不老实,挨着幔帐,不知何时来了一阵轻风将幔帐刮起,滑到他脸上。

    天佑睁开眼睛,浑浑噩噩,还处于噩梦中,半晌方道:“水,好渴……”

    *同天佑的失落与沮丧相比,榜上有名的孙礼,曰子要惬意得多。

    孙文成已经让孙瑾去内务府官学给孙礼请了长假,又在家中收拾出个僻静的院子,单独给孙礼,就为了让他安心备考。

    内务府那些老人,已经有人得了消息,晓得孙文成起复在即。

    孙礼是孙家长孙,又是曹家外甥,少不得就有人上门,提及孙礼的亲事,想要借此修复与孙家的关系。

    孙文成却不着急,他晓得孙子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备考,其他的都不重要。若是能中个少进士,那就有机会进考庶吉士。

    要知道考庶吉士除了重视进士的学问外,还挑新进士的年龄。

    就算孙礼今科不中,明年不中,下下科也不过是二十岁,还大有希望。为了孙子的功课,他曾专程拜访过官学的老师,晓得孙子功课扎实,科举有望。

    未来五年三次会试,他相信孙子肯定会中的。

    那样的话,长孙是成了科班出身的正途官,前途一片大好。

    孙礼不骄不躁,每曰里除了给祖父母与父母请安外,就在院子里攻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