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封疆(泪奔求月票)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封疆(泪奔求月票) (第2/3页)

政一方,以总督兼巡抚事,只书吏这块,就需要二十到四十人。这是个庞大的幕僚人数,曹府现下只有一个蒋坚,如何能成事?

    “大人,学生早年处理的地州县事,督抚衙门,是另一番格局,恐怕学生无法胜任,耽搁了大人差事,还当再聘大贤方好。”蒋坚道。

    曹颙笑着摆摆手,道:“非磷不要着急,要万寿节后方赴任,还有二十多天,到时不会缺了人手,说不定就要由着咱们挑。”

    上一次任外官时,幕僚之事是曹寅替他艹心,是曹家主动礼聘的;如今督抚一方,跃居高位,亲朋故旧都看着,还不知要荐多少人手过来,压根就不需要自家艹心。

    蒋坚见曹颙心中有数,便不再多说,神色中依是带了几分兴奋。

    到了曹府,还没下马,就见大管家曹元带了众多管事,在门口相迎。看到曹颙回来,众人齐声恭贺。

    曹颙翻身下马,将马缰交到小厮手中,看了曹元一眼道:“有人来过了?”

    曹元躬身道:“回老爷话,从中午开始,就有不少人送了贺帖。”说着,他从小厮手中接过一叠名帖,双手送到曹颙面前。

    曹颙接过,随手翻了翻,有认识的,还有不认识的,消息倒是灵通。

    进了二门,管事婆子口中也是不住嘴的恭喜。

    兰院上房,除了李氏婆媳,天佑、恒生、左住、左成、长生也在。

    见曹颙回来,孩子们都起身请了安。

    李氏将曹颙叫到炕边,看着儿子,满是欣慰道:“我儿大才,光耀曹家门楣,明曰可以开堂祭祖!”

    曹家从曹颙五世祖锡远公归清朝后,曾祖振彦公官至道台、祖父玺公与父亲曹颙官至侍郎,曹颙这个新出炉的直隶总督,成为曹家首位疆臣。

    曹颙道:“不过是侥幸,跃居显位,儿亦惶恐,不敢在祖宗面前轻狂。唯一欢喜的是,能奉老太太出京透透气,省得久居京城,待着气闷。”

    李氏听了,眼睛一亮,又带了几分犹疑道:“府里总要留人,媳妇是要随着你去的,我还是留在府里……”

    想着这怕是自己唯一的外放机会,曹颙还是决定带母亲出去转转:“府里的事,老太太就放心吧,要下个月才出京赴任,儿子总会处理妥当。”

    李氏虽还迟疑,但见儿子兴致正高,不愿扫他的兴致,便笑着听了,不再说话。

    初瑜早就听丈夫提及外放之事,如今终于有了结果,也替丈夫高兴。另外,同其他地方比起来,直隶总督离京城最近,这就是喜上加喜了。

    可是,孩子们大了,不像过去那样,便宜随父母出行。

    天佑要上旗学,恒生要进宫伴读,都不好离京。

    长子才十三,要是老太太与自己都出京……初瑜的心一紧,看着丈夫,又看看孩子们,心慢慢地沉了下去……天佑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恒生。

    恒生站起身来,道:“父亲,儿子想要辞去伴读,侍奉父亲左右。”

    一句话说完,满屋皆惊。

    皇子伴读,这是官宦子弟的体面。更不要说他侍候的皇子,是最有希望登储位的弘历阿哥。

    即便身为次子,又是抱养的,不能承继父祖爵位,可他只要紧着弘历阿哥这边,未来的成就,未必会在长兄天佑下。

    现下,他却说要辞去伴读。

    曹颙看了他一眼,道:“我是去当差,又不是七老八十去荣养,哪里缺人侍候?别扯大旗,是不是上书房里遇到什么难处,被人欺负了?”

    听他这么说,众人都带了担心,望向恒生。

    恒生“嘿嘿”笑了两声道:“父亲,没人欺负儿子,是儿子不耐烦早起,想要跟着父亲出去长长见识。”

    曹颙见他不说实话,晓得这其中另有隐情,不愿众人跟着担心,就放下此话不提,问了问左住与左成功课上的事。

    他们兄弟两个,听说义父要出京,眼里也露了渴盼。

    可是他们也知道,随去希望渺茫,顺天府官学,可不像八旗官学那样松散,想要请长假,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他们渐长,知羞知耻,虽说知道义父身居高位,对他们又爱护有加,可也不愿成为不学无术的废人,赖义父费心。

    曹颙是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