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福气”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福气” (第1/3页)

    拘拿李鹏举,并没有太费事。

    先前郭一裕对他的顾忌,也不会是顾忌李家,而不是他本人。

    倒是李鹏举,尽管没有反抗,却是一片傲色。

    想来在他心中,就算郭一裕今曰大着胆子,将他带回衙门,稍后也要乖乖地将他送出来。毕竟李家在本省也好,在京城也好,都有关系。

    郭一裕有了布政使撑腰,正是要给李家一个教训。

    即便晓得李鹏举两位兄长也在官场,他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畏手畏脚。他是为唐执玉出头,要是李家敢找后账,那就是不给唐执玉面子。他巴不得李家这个时候硬气些,闹出点事端,将他同唐执玉的关系联系的更紧密些。

    入仕一年多,郭一裕已经明白,官场上比的不是学识才干,而是背后靠山。

    就是因为没有靠山,他虽花了上万两银子谋了知县缺,到地方上却被地方士绅掣肘。

    唐执玉这尊靠山,他是攀定了,自然底气十足。

    曹颙好奇的,是那个装女鬼的女子。

    毕竟女子体弱,能够身轻如燕、翻墙入院的,绝对不是普通人。而且明知面对的是官,还能唱作俱佳,可见对官府无畏惧之心。

    为了防止对方逃跑,他同唐执玉说了一声,分了几个人去盯住李鹏举宅子的前后门。

    城西李宅只是李鹏举的住处,李家老太爷住在城北。

    这边李鹏举刚被带到衙门,那边李家太爷已经得了消息,带了几个侄儿坐着马车过来衙门。

    等到郭一裕避而不见,李老太爷就察觉出不对。等到问明缘由,晓得儿子是因酒楼之事被人告了,李家老太爷就觉得不好。

    知道李家权势,还敢向衙门递状纸;使得郭一裕改变态度,对方定不会是势微之人。

    李老太爷虽是捐了功名,可只是对庶民能摆摆威风,并无权利干涉县衙政务。

    他一边使人寻县丞说话,一边使人快马前往卫所寻女婿。

    哪里又能寻到县丞的人?

    县丞早已被唐执玉传到跟前,已经有门子指证,他昨晚离了县衙后,就去了李鹏举的酒楼。

    县丞是多年老吏熬上来的,最是油滑,看到东窗事发,立时将自己摘出来,又怕担干系,不敢攀咬李鹏举。只说昨晚遇到旧友,喝了几盅,酒桌上无意泄露布政使驾临的消息。

    至于消息泄露后,引起什么后果,就同他不相干。

    唐执玉也不会立时发作一个县丞,只要听了这一句就够了,证明大家的推论正确,并没有冤枉李鹏举。

    李鹏举的罪名,除了一条“仗势讹诈”外,又加了一条,“勾结刺客,窥视衙署”。

    五百督标,已经到了静海城。

    曹颙便命梁传福带了五十督标跟着衙役一道围了李宅,捉拿那个“女鬼”。

    他也是赌个运气,李鹏举常出现的几处,都不太适合女子露面,在李宅中的可能姓更大些。

    在十几个丫鬟婢妾中,那眉目英爽的女子鹤立鸡群,很是显眼。

    待梁传福询问她来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