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庶子、孽子、世子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庶子、孽子、世子 (第2/3页)

顒身后,一起进了院子。

    她们姑侄两个,也是听了恒生归家的消息,过来探看。

    上房里,李氏坐在炕上,手中拉着恒生,正问他这几个月的行程。

    初瑜坐在椅子上,视线落在恒生身上,移不开眼;天宝则倚在恒生身边,手边是一堆小玩意,木雕的小马,巴掌大的马鞍,还有系了红缨子的小马鞭。

    见曹顒进来,除了李氏,大家都起身,恒生更是单膝跪下:“儿子见过父亲,请父亲大安。”

    他声音里带了激动,看着曹顒时,眼角水光闪现。

    曹顒一把扶起,也带了激动,道:“好,好,回来就好。”

    恒生离开这小半年,他不是没想过要是恒生被留在蒙古怎么办?

    若真是那样,相隔数千里,何时能再见,都说不好。

    现下,见儿子好好地回来,为了担心自己的缘故,从归化城一路快马回京,曹顒岂能不动容?

    恒生虽没有说什么,可眉眼之间,都写着“父亲安好真好”的欢喜。

    父子二人,相视而笑。

    李氏见状,亦跟着笑道:“瞧这爷俩,也不诉诉别情,就一味的笑,可见是真欢喜。”

    这会儿功夫,恒生才看到曹顒身后的妞妞与天慧,忙道:“见过小姑姑,见过妹妹……”

    妞妞与天慧侧身一步,同他见过。

    等曹顒在炕上坐了,妞妞与天慧便走到初瑜下首坐了。

    恒生便将刚对祖母与母亲提过的蒙古之行,又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

    听他提及老汗王之死,曹顒看了看他,道:“明曰开始,还是换身衣裳,不管怎样,也要尽尽心。”

    恒生起身应了,道:“因还没请示过父亲,儿子不好自专。”

    毕竟现下,他还是曹家子孙,不经这边长辈许可,就直接为喀尔喀那边长辈戴孝就显得不恭敬。

    曹顒摇摇头,道:“你也渐大了,往后这些事可相机行事,不必顾及太多。”

    见曹顒一副教训儿子的模样,李氏有些心疼恒生,道:“还不是你这当老子打小束的,孩子们都规规矩矩的,懂事得叫人心疼。”

    李氏年纪越大,对孩子们越发宠爱,见恒生面带乏色,留他又说了几句话,便吩咐他回去更衣梳洗,好生歇一歇再来。

    恒生却是不肯移步,道:“老太太,孙儿还没见着七叔同大哥……”

    “他们叔侄两个去了松哥儿家,你先回去歇着,让你母亲吩咐人去叫他们回来。”李氏满是慈爱道。

    恒生这才同众人告罪,先回松院了。

    见曹顒穿着外出的大衣裳,李氏便打发儿子媳妇回梧桐苑,自己留下妞妞与天慧说话。

    回了梧桐苑,曹顒换了家常衣服,便使人去前院传恒生身边的小厮曹正。

    曹正是曹元的次孙,比恒生大两岁,从小就跟在恒生身边。

    这次去喀尔喀,他也跟着前往。

    等曹正应传来回话时,同来的还有穿戴一新的张义。

    “就晓得老爷不放心二爷,定要传人问询的,小的便到前院守着,没想到等个正着。”张义如是说道。

    “二爷说的言简意赅,当着老太太,我也不好多问,就怕他报喜不报忧。路上的事还罢了,汗王府那边是什么情形,你们两个仔细说说。”曹顒问道。

    虽说同恒生方才见面,父子相处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可曹顒还是发现恒生的不同。

    恒生的脸上,褪去少年的无忧无虑,多了几分隐忍。眉眼间的疲态,不仅仅是因赶路的缘故。

    “汗王府那边,老汗王福晋早已薨了,世子福晋吃斋念佛,如今当家的是世子的一位侧福晋。这位侧福晋之父,是汗王属下的一个重臣,门第颇为显赫。”说到这里,张义顿了顿,道:“这位侧福晋,膝下有一个三岁的小阿哥。”

    曹顒听着,不由皱眉,问道:“二爷在那边受了委屈?”

    张义道:“是受了不少委屈,二爷不愿老爷太太担心,叮嘱了小的们几遍,不许小的回来同老爷说。可老爷太太疼爱二爷之心,小的们都看在眼里,哪里忍心瞒着?二爷生母身份不好诉之人前,那位侧福晋倒是没有慢待,还叫了娘家几位少年作陪,话里话外介绍二爷是世子庶长子。有嫡福晋在,二爷这庶子身份,也不是她扯谎,所以小的们也没有说什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想,蒙古那边习俗不同京城,庶出更轻贱些,世子嫡出的二阿哥不知被谁挑唆,拿了马鞭来打二爷。小的们自然都拦着,世子赶上,夺过马鞭,抽了二阿哥一顿。二阿哥羞愤,骑马远奔,跌下马来,摔折了腿。福晋的几个陪房家人,闹到世子跟前,让世子处置二爷,闹了好大一番动静。世子护着二爷,自然不会罚二爷,那些人就哭闹不休,最后还是侧福晋出面才安抚了。”

    曹顒神色越冷,道:“这个既是嫡出的二阿哥,那嫡出的大阿哥呢?”

    他晓得恒生生父有嫡子,还晓得这两个都比恒生要小。

    小的都晓得出来挥鞭子,那年长的那个也不会悄无声息才是。

    “大阿哥三年前病故,如今王府只剩下二阿哥与三阿哥两个。”张义回道。

    三年前,曹顒有些明白张义为何要提及那侧福晋三岁的小阿哥了。

    他眯了眯眼,道:“依你看,那侧福晋不简单?那位世子爷就没说什么?”

    张义道:“汗王府的老人们都说,侧福晋长的肖似世子的长嫂,前头的世子妃。”

    曹正接口道:“那侧福晋惯会作态,只是一副笑面,人前人后,对二爷嘘寒问暖,恨不得将二爷当成亲儿子一样,可却五次三番指示她娘家的侄儿们言行无忌地冲撞二爷,说他生母未明,说不定是奴生子。这话说的难听,二爷当然不会忍着,直接到世子跟前,请世子说话。世子尚未问罪,那侧福晋哭哭闹闹,又是叫人责打几个侄子,又是亲自在二爷跟前请罪,眼泪流了半碗。世子原本恼着,最后也不过是轻轻说了两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