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十节 果阿解围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十节 果阿解围 (第1/3页)

    当卫平与胡沱两人指挥的明军与莫卧儿军队在古里附近激战的时候朱祁钰也正在果阿策划着反击作战的事情。按照之前的部署古里的明军先一步开始反击迫使敌人将果阿的部队派遣一部分南下达到分散敌人的目的。随后果阿守军展开反击而朱祁钰的胃口也不小他不但要歼灭果阿外围的敌军而且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遣部队南下协助古里守军对付其它的莫卧儿军团。

    八万莫卧儿军队南下的消息就是果阿守军展开反击的信号。按照朱祁钰的部署萧涯离率领的两个陆战军迅地从果阿出然后沿着海岸线向北挺进准备从西面包抄敌人的后方。因为之前明帝国舰队一直在果阿附近的近海活动所以莫卧儿军队基本上没有在海岸线附近活动。陆战军的突击行动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同时梁岳率领的近卫军也离开了果阿不过他们不是向北前进而是一直向东前进在进入了东面的山区三十多里后这才转为向北包抄。这次近卫军是以骑兵方式投入战斗的而这也是明帝国在南部战场上的唯一一支骑兵部队。朱祁钰没有参加近卫军的作战行动是由梁岳去指挥近卫军的。

    两支部队先后到达了预定的地点而且其先头部队也联系上了。整个包抄行动花了一天半的时间这要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半日。也就在两军会师半日之后朱祁钰在果阿下达了进攻命令陆战第三军先动了进攻。

    留守果阿的就是陆战第三军而且这是一个临时加强编制的陆战军。在萧涯离率领另外两个陆战军去包抄敌人后路的时候将两个陆战军的炮兵都留了下来毕竟当时的炮兵仍然难以快运动就算陆战队装备的火炮要比正规陆军装备的火炮轻很多。不过在长途奔袭中炮兵一般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这下明军留在果阿的炮兵就达到了九个团(陆战军只有三个炮兵团而且每团的火炮只有一百五十门到两百门比陆军步兵军少了很多)一千六百多门火炮的规模。当这些火炮一起开始炮击的时候整个大地都震动了起来就连天上的烈日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站在后方的朱祁钰对这一场景非常地满意。在他成为皇帝并且力主强军富国之后。帝**队里改变最大的就是炮兵。虽然早在明初炮兵就出现在了明军中并且是守城作战的主力不过却一直难以在野战中挥威力。即使是在成祖北伐的时候炮兵也很少用于野战。直到朱祁钰动第二次北伐的时候火炮才开始在野战中大量的使用。而到了现在随着制造火炮的工艺越来越好还有优质钢材的大量生产可以制造出威力更强大更为可靠而且更为轻便的火炮时炮兵在战争中的地位才变得不可取代。可以说正是帝国炮兵的强大让帝国海陆两军更为强大火炮对整个战争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随着火炮的大规模使用战争面貌必然生巨大的改变!

    大规模覆盖性炮击足足持续了一个上午大概连炮手都开始感到疲惫的时候炮击的密度才降低了下来接着排成松散的散兵队列的陆战队在整条防线上展开了反击。与正规的步兵进攻不一样陆战队的进攻有着巨大的特点。

    相对来说陆战队的素质要比帝国陆军正规部队的素质高出很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近卫军都好一些。特别是在单兵战斗力方面陆战队是极为强悍的。正因为这一点在作战中陆战队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挥不管是防御作战还是进攻作战陆战队对个人的要求都是很高的。而这正好也与陆战队的登陆作战战斗方式很相似在登陆作战中个人能力的挥是最为关键的毕竟在登陆作战时军队很难以组织起来就只能依靠个人的力量或者是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