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第3/3页)

只要是南下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夺粮食,自然是饿肚子了之后才会这样的。”

    李安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确实是因为饿肚子的缘故,而饿肚子的原因,就是因为游牧民族所拥有的畜牧业,是一种生产单一的行业,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如此一来,就对农业有了很强的依赖,进而造成两种经济,文化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对抗,进而引发大规模的战争。

    畜牧业的单一和不稳定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草原出现大旱,或着冬季的时候遇到极寒天气,甚至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这些都有可能会畜牧业造成极大的打击,让牛羊死伤惨重,而游牧民族的主要粮食就是牛羊,若是牛羊大规模的死亡,游牧民族自然也就要饿肚子了。

    而这样的天灾是会经常出现的,而每次只要出现这样的天灾,缺少粮食的游牧民族,就会把目光瞄向富庶的中原,然后就是南下抢夺的戏码了。

    其实,农耕民族也是会遇到各种天灾人祸的,比如大旱,水灾,蝗灾等等灾害,这些灾害的数量,有可能比游牧民族所能遇到的灾害还要多得多,但农耕的粮食与游牧民族的粮食是不同的,游牧民族的牛羊一旦死了,短时间内吃不完就烂掉了,而农耕的粮食却可以保存很多年。

    尽管,牛羊的肉类也可以制作成干肉,但保存期还是比不上粮食,另外,中原面积广阔,一个地区受灾缺粮了,另外几个地区还可以进行支援,从而让这个地区渡过难关,但游牧民族一旦受灾,很多时候都是全部受灾,根本无法得到临近部落的支援,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所以,南下抢夺中原边民的粮食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而古代游牧民族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组织,以及游牧民族的老百姓从小练习骑射,很容易形成军事优势,在进入农业区掠夺的时候,会给农业区造成极大破坏。

    而长城的修筑与存在,便起到了把农、牧两个民族隔离开来,借以增强对畜牧业民族掠扰的抗御能力,使之不能轻易得逞,从而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先进的生产方式,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和封建文明的发展与积累。

    另外,农业和牧业也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既需要畜牧业为自己提供农耕、运输用的畜力和战马、牲畜、皮毛、珍贵药材等畜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断向畜牧经济区出卖农副业及手工业产品等,使畜牧业经济地区成为农业经济地区的重要商品市场,而畜牧业经济不仅需要农业经济地区提供粮食、布匹和铁、金、银、陶器等各种手工业品,而且也需要出卖自己的皮毛、药材等产品,这样便促使了两种经济的贸易交换沿长城一线不断展开。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在历史上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况下的民族之间的抢掠,使农、牧业产品沿长城一线集散,长城一线也就成了国内最大的贸易市场和物资供求、集散基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关口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由此可见,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又是农、牧经济的汇聚线,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一道长长的城墙,原本看着是为了将农业民族和畜牧业民族给分开,可实际上,却也起到了连接农业民族和畜牧业民族的纽带作用,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