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四九五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1/3页)

    太祖皇帝以武起家,分封了四王八公,东源又有雍王一家世代镇守,各地有爵位的侯爷也不在少数。当时的兵权集中,太祖皇帝三次分权,勉强压下了功勋们的气焰,却还是给子孙们留下了一个僵局。

    太祖皇帝临终前留个世宗四个字:

    重文轻武

    天朝自此大兴科举,民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个个书院,府院。而皇权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进一步巩固,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少从世代勋贵之家出,或是草莽中人,或是由小兵慢慢晋级。以文官控制的枢密院又牵制住了禁军,用调兵权牵制统兵权,在一定程度行抑制住了武将篡权。

    至此,少年不以游侠为荣,只把金榜题名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

    桐花书院的横空出世不能不叫人眼前一亮,更何况,这满朝廷中好些大人们的儿子、孙子就在书院里读书。太常寺少卿闵大人的小孙子就在桐花书院就学,打恩科的消息一传出来,书院先生亲自来家访,接了孩子在桐花巷闭关,他祖母哭的泪人儿似的,可下子在昨儿把人接了回去,那小孙儿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倒不是说以往不好,只是如今越加的孝顺,说话谦逊,尽褪去了以前的调皮劲儿。

    闵大人心下感激,便站了出来替林致远说话:“陛下,臣以为朝中应多些林大人这样的义举。众所周知,林大人开办书院几乎就是义学,上到吃穿,下到笔墨纸砚,一文银子都不必少年们花销。臣见此状,自愧不如,愿捐五百两白银与桐花书院,全党是臣的一片心意。”

    林致远和闵大人少有交集,忙在远处冲着太常寺少卿一拱手表示感谢。余下几家和桐花书院沾边的老大人们麻溜儿的慷慨解囊,也有出一千的,也有出三百的,端看各人的品级。

    皇上一见哈哈大笑,“爱卿们心胸豁达,林大人还不代着少年秀才们致谢!”

    林致远几句客套话顿时就博得了众位解囊者的欢心,三皇子不是滋味的撇撇嘴,与他舅舅哼道:“都是些墙头草的老狐狸。”李牧之嘴角上扬,微微吐着字:“墙头草就墙头草吧,谁让林致远这股子风刮得太阴邪了,咱们拦也拦不住,快别在皇上面前找不自在。”

    三皇子心中嗤笑。他可不是老四那傻子,父皇眼睛、嘴里都带着笑丝儿呢!一看就知道父皇心中的得意,倒浇一盆子冷水,那时候就不是什么忠言逆耳了。

    林致远觑着皇上神色愉悦,趁机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往陛下成全!”

    万岁爷单挑一条眉:“哦?说来听听!”皇上看着林致远的神色就少了几分的真诚,现在的少年......刚做出点成绩,就想着怎么去获得利益,实在不好。

    曲君昊一颗心都拎了起来,生怕他这不按套路出牌的妹夫做出什么惊人之举。

    “回禀万岁,臣当初蒙受圣恩,得了桐花小巷这片院子,心中感激涕零,眼瞧着书院一日日完善,总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