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大杀器(二)

    第227章 大杀器(二) (第1/3页)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四月。

    老圣人的丧事已经进入尾声,新君登基快俩月了,一切倒也顺利。

    其实这种情况也正常,老圣人缠绵病榻三四年,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不能处理朝政,而代他上朝、听政、议政的是当时还是太子的新君。

    除了一些重大的军国要务,一般的政务,当今圣人都非常熟悉,处理起来也是信手拈来,并不费多少力气。

    而且自古有惯例,新君登基,为了稳定朝局、为了表示对先帝的尊敬,只要先帝不是那种暴虐的昏君,他的许多政令,新君都要照常推行的。

    更不用说堪为千古一帝的老圣人了,他之前制定的政令全都被新圣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并积极的推行。

    这让许多贞观老臣都非常欣慰。

    好吧,现在所用的年号虽然还是贞观,但大家心里都清楚,换了圣人,很多东西都会慢慢改变。

    如今新君能这般敬重先帝,并没有做出一副‘老子终于混出头来了,终于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的小人得志模样,这让众朝臣都很高兴。

    朝中局势一片大好,京城因先帝崩逝而引起的隐隐不安也慢慢散去,百姓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崔家的生活也在照旧。

    四月初七,是崔幼伯二十八周岁的生辰。因不是什么整生日,而且崔家还没有出孝,所以也只是一家人关上门好好的吃顿饭。

    而这个‘好好’的,也是相对而言,酒肯定是不能用的,荤菜也没有,只是比平时的清水煮菘菜、清水煮萝卜多了几样时新蔬菜罢了,就算多了几样菜色,烹饪的手法依然是水煮。

    灵犀、长生等几个孩子还小。又都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破例给他们加了些牛乳和乳酪,其它的跟大人一样。

    崔幼伯早就说了,他们家虽然没有回洛阳守孝,但守孝该遵循的规矩丁点儿不能错,他们崔氏以孝悌闻名,切莫因些许口腹之欲而辍了先祖的清名。

    对此,萧南没有意见。没办法。他们生活在彼时,就要按照彼时的社会规则行事,在大唐生活了两辈子,她太明白‘名声’对于一个人、一个家族的重要性了。

    灵犀、长生、阿嫮等几只小包子站在堂前。恭敬的跟跽坐正位的崔幼伯行礼:“儿恭祝父亲大人生辰快乐,谨愿父亲大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崔幼伯毕竟年轻,说些‘松鹤延年’‘福寿延绵’的话有些不恰当。

    所以,小家伙们这通听着直白的祝贺词,倒也算应时应景。

    看着堂前的几个乖巧懂事的儿女,崔幼伯满意的点点头,一种为人父的骄傲油然而生,他微微抬手,沉声道:“好。都起来吧!”

    几个小家伙闻言,麻利的起身,看了眼另一主位上的母亲,见她轻轻颔首,这才嗷的一声,飞扑到主位的榻前,围着今天的寿星公。叽叽咕咕的说话,并拿出自己准备的生辰礼物显摆。

    “阿耶,这是阿沅亲手绣的哦,是阿沅生平做的第一个荷包,送给阿耶!”

    灵犀是长女,且最得崔幼伯宠爱,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