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确定

    第五百四十章 确定 (第1/3页)

    让所有人对《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纪录片不再会有任何疑问成为国家宣传片,既不是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响,也不是国外华文媒体的热情。

    而是官府上层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力的几大媒体,终于对《舌尖上的华夏》这部具有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做出了正式官方的新闻报道和评论。

    《百姓日报》就在头版头条对《舌尖上的华夏》做出了长篇的评论报道。

    “电视专题纪录片《舌尖上的华夏》满足了普天下吃货的视觉饕餮,对于看惯了肥皂剧和娱乐节目的普通观众来说,这一剧集隆重的走台着实惊艳。”

    “有人的地方就有伙食,有伙食的地方就有吃货。凤凰电视台推出的系列电视专题纪录片《舌尖上的华夏》满足了普天下吃货的视觉饕餮,对于看惯了肥皂剧和娱乐节目的普通观众来说,这一剧集隆重的走台着实惊艳,虽然才仅仅播出二集,但因而好评如潮,引起了人们的街谈巷议,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的收视热点。”

    《百姓日报》可是华夏官府第一大报,可以说这份报纸的新闻评论报道,可是代表着官府上层方面的风向标。

    而在今天的报纸中,《百姓日报》用头版头条来报道一部电视专题纪录片的新闻评论,可见这部纪录片已经确实引起了官府国家方面的注意,并且还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不然《百姓日报》也不会报道如此倾向明显的新闻评论。

    而华夏另外一大官府媒体《光辉日报》也用相同的格调报道了有关《舌尖上的华夏》的新闻,更是坐实官府上层已经决定让杨铭拍的这部纪录片,用来作为国家宣传片进行传播的事实!

    《光辉日报》:“剥落美食主题的外衣,《舌尖上的华夏》归根结底逃不出人文地理的题材。就算片子的讲述再碎片化,再竭力跳脱传统的按区位和菜系分划介绍华夏饮食的思路,但是因着与自然的密切关联,饮食终究无法褪去地理的色彩。”

    “更主要的是,片子并非真的在普及华夏的美食,而是激发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展现一地一处风物的魅力,激发观众对这一文化的想象和向往,才是人文地理类题材的核心价值。”

    “所以,我们看到贯穿在《舌尖上的华夏》剧集之间的,是浓厚的抒情性,导演和撰稿人不遗余力地在讲述的间隙插入对华夏饮食的情感或文化升华。有抒情,没热情,看得到导演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自豪,但是看不到对吃本身的热爱。”

    “舌尖上的华夏”,“舌尖”不过是个定语和幌子,“华夏”才是中心语和重点。

    在《光辉日报》的新闻评论中,数次提起导演这个名词,虽然没有点出杨铭的真实姓名,但是毫无疑问,作为《舌尖上的华夏》这部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导演,杨铭的姓名已经被官府上层不少人暗暗记在心中了。

    对此,娱乐圈诸多人士对于杨铭能够获此殊荣,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恨不得他们代替杨铭成为这个屡次被《光辉日报》点名表扬的导演。

    两大官府媒体正面做出对《舌尖上的华夏》新闻报道,立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