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粉饰美化?

    第1292章 粉饰美化? (第2/3页)

的缘故,要是换成杨铭的电影,肯定一开始就是大规模发行上映,无论他是不是AMC院线的大股东,都是同样的待遇。

    《刘长青》预定在AMC院线小规模上映,但宣传的工作可一点没有落下。

    只是动作比较小而已。

    将会放映《刘长青》的影院,精美海报和大型人物展架都早已布置好,同时预告片也在网络上投放,米国那边的时光网和猫眼电影也对《刘长青》进行了重点介绍。

    所以,在国内宣传火爆的时候,这部华语动作电影也在米国电影市场引起不小的动静。

    但《刘长青》这部电影很快在米国电影市场引起了强烈的争议!

    或者说,有媒体故意使坏,超这部电影泼脏水!

    “诱拐华人女子,运往米国做J女;贩卖华人到米国做矿奴;东方梦工厂拍摄的一部电影,故意抹黑米国形象,极其不尊重米国的历史,对此,我们发出愤慨!”

    “虽然没有看到整部电影,但通过电影剧情了解到,白人是邪恶的,而华人则是正义的。”

    .......

    个别几家米国娱乐媒体别有用心对《刘长青》做出了新闻报道后,好莱坞一些对华语电影怀有敌意,或者直接是对东方梦工厂看不顺眼的人,上跳下窜,指责东方梦工厂玷污米国形象,这样歪曲历史的电影,绝不应该在米国上映。

    本来时间并不算大,但因为这些有心人士的炒作,立即引起了米国主流媒体的强烈关注。

    虽说米国的历史,全世界都知道怎么一回事,但到了现在,肯定不会有人去揭露和批判,只会粉饰。

    在一些人的挑拨上,米国民众还真有不少人被挑起民族情绪。

    “杨铭,现在该怎么办?”

    刘信盛从巴伯那边得知事态严峻后,立即给杨铭打了一个电话。

    其实,在《刘长青》后期剪辑的时候,他就曾给杨铭打过一个电话,如果电影要在米国上映,是否再剪一个版本,把片中有关米国的部分,进行粉饰一下,不要那么**裸的把米国描绘成典型的负面形象。

    但杨铭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如果是在前世,他还有可能考虑一下,但在今世,有无比强大的官府,在后背支撑所有华资企业,他怎么可能选择去美化历史中真实的事情呢?

    清末时期,米国有没有从满清贩卖人口到米国?

    这个答案都不用说,结果是很显然的,要不米国怎么会有旧金山这座城市呢?

    米国修建铁路有多少华工死在上面,这可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当年,伟人推翻满清后,因此与米国交涉数次,想要改变米国国内华人的待遇,双方没少为此兵戎相见,这可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想赖都赖不掉。

    难道就因为为了所谓米国的形象,而让华语电影故意粉饰米国的国际形象?

    为了衬托米国所谓的自由民煮,而刻意去除清末时米国在华夏造的孽?

    怎么可能?

    杨铭当然不会选择这样做。

    其实,当初他把写好的剧本给吕万松时,刘信盛就提出过异议。

    如果电影不会在米国发行上映,那倒也罢了,但《刘长青》肯定会在米国电影市场上映,肯定要照顾一下米国影迷的情绪。

    刘信盛说的话,确实有道理。

    但杨铭当时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刘长青》主要的电影市场是在东亚,而不是米国。

    米国的票房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杨铭绝对不想像前世电影人一样,为了迎合国外的电影市场,而故意美化电影中白人的形象和西方国家的品德!

    前世老谋子那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金陵十三钗,就是以米国教父为主角视线,然后为中国伸张正义。

    杨铭当时看的不要太恶心!

    不错,米国是有好人,但绝对不会像电影中一样,为了华夏人的死亡,而肝肠痛断,甚至还在国际上对日本发出猛烈的抨击。

    开什么玩笑!

    估计就算华夏死再多人,所谓的西方,也最多表示谴责和悲伤。

    仅此而已。

    前世凡是在米国发行上映的华语电影,对西方观众的迎合,在电影里无限美化白人和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