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十分钟的变化

    第1320章 十分钟的变化 (第2/3页)

此时听到这首《龙的传人》,感触最为深刻。

    漂洋过海,远离祖国,在国外经过几十年的落叶生根,早已建立了新的家,有了新的国家。

    哪怕此时他们的国家依然还是华人国家,哪怕他们身边周围绝大多数依然还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但依然不能掩饰他们对故土的怀念。

    虽然南洋几个华人国家与华夏本土基本没有任何隔阂,去华夏也没有任何障碍。

    虽然华夏本土对待他们这些南洋华人国家民众,依然还是像本土民众一样亲切热情,但依然不能掩饰他们心中背井离乡的惆怅。

    越是年纪大的南洋民众,对华夏本土的思念就越加深刻。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

    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见黄河壮

    澎湃汹涌在梦里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华夏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他们全都是……

    长江,黄河,华夏,龙的传人,每一句歌词就像钟鼓敲打着南洋民众的心灵,激发起他们身为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荣誉。

    清末的软弱无能,华夏的大门被西方的战舰大炮给轰开,开启了华夏半殖民的时代。

    曾经的****上国,一下子变成人见人欺。

    甚至就连曾经千年属国也敢来****头上挑衅。

    好在一代伟人出世,推翻满清,并利用一战二战的机会,奠定华夏的繁荣强盛,并扩土万里,把整个南洋都纳入华夏的势力范围。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华夏官府动员国人移民南洋,把南洋真正掌握在华夏的手里。

    也许当年这些移民的人,因为各种现实问题,而不得不跋山涉水,背井离乡,仿佛被抛弃的孩子一样,即使长大成人,骨子里依然磨灭不了对华夏本土的怀念。

    每逢清明祭祖,南洋飞往华夏本土的航班,基本都会爆满。

    无数龙的传人都会在此时回到华夏故乡,祭拜他们的祖先。

    狮城电视台春节晚会开幕后的一首《龙的传人》,彻底把整个南洋观众的身心,全部吸引住,并引发了他们的共鸣,视线看着荧幕,再也离不开。

    因为他们也是华夏儿女。

    因为他们也是龙的传人。

    南洋数个华人国家,但凡在看狮城电视台春晚的观众,都陷入不由自主的骄傲和激动中。

    哪怕是华夏国内观众,在听到这首《龙的传人》后,也情不自禁被这首歌所孕育的骄傲给吸引,一时之间也不想调台,看着电视机屏幕上数位南洋明星热泪盈眶的演唱。

    他们也许在护照上是外国人。

    他们也许并不是在华夏本土出生。

    但谁都知道,他们依然还是华夏儿女,也是龙的传人。

    因为他们同样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他们同样也是说的是普通话,写的是汉字!

    他们的血液里流淌同样也是龙的血液。

    同样的骄傲,同样的尊严,同样的激动,同样的伟大,属于每一个龙的传人。

    国内的电视观众此时此刻,再也不想调台,再也不想看其他节目,他们现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陪着南洋的兄弟姐妹一起过年,一起看春晚。

    当然,这个春晚肯定是狮城电视台的春晚。

    狮城电视台开场一首《龙的传人》彻底让整个狮城春晚骤然进入高-潮,感动了无数国内、南洋的观众,让无数人都情不自禁的跟着音乐的节拍,一起跟着唱: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儿子,这歌是你写的吧?写的不错,把所有华人的心声都唱出来了;其实当年那些移民到南洋的人,哪个不是过不下去才去南洋的?谁叫那时我们国家穷啊!”

    家里,杨父喝了一口白酒后,感叹的说道。

    杨铭陪着父亲也喝了一杯白酒,对此他也非常清楚。

    当年国家决定移民南洋,大多数人肯定是那些在国内没有田地,基本过不下去的穷苦人,他们在南洋娶妻生子,在南洋生根落叶,然而越是他们这样的人,就对本土家乡的各种习俗越加遵守,念念不忘。

    甚至,一些国内的民俗在这几十年间都慢慢消失,但在南洋却随处可见。

    因为他们怕忘了家乡的味道。

    所以,才会这么如同遵守法律一般,把家乡的习俗贯彻到底。

    李兴义一边吃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