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访谈

    第1406章 访谈 (第3/3页)

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低,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使得电影消费在民众的收入中只占了微不足道一部分的开支。”

    “不过,相比米国早已成熟的电影市场,华夏的电影市场还差了不少,主要还是三四线城市方面影院设施的还没有到位,一旦当我们的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电影放映网络铺设完成,超过米国电影市场绝对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杨铭侃侃而谈,把他对今世电影业整个大盘的理解,结合前世华语电影业高速发展的脉络,结合在一起,说了不少他个人独特的理解。

    他自然知道对面这个周芳是想把话题朝东方梦工厂或者他个人身上扯,能够制造的话题。

    人红是非多,公司太火也是一样。

    东方梦工厂现在每年的电影票房产出,估计整个本土电影产业中,除了几家老牌巨头外,没有一家公司能与东方梦工厂相媲美。

    甚至,就算那几家老牌巨头之所以能没有被东方梦工厂甩在身后,也是因为他们每年拍摄出来的电影数量几倍于东方梦工厂的因素。

    既然质量上无法取胜,那就在数量上压过。

    周芳的本意是突出东方梦工厂和杨铭个人的成就,成为这档访谈的噱头,制造更大的眼球效应。

    但在被杨铭的回答,已经彻底偏离了她的本意。

    她听了一会杨铭对整个电影业未来发展的分析和评论后,眼睛渐渐变得发亮,她发现虽然没有成功让杨铭跳进她挖的坑里,但现在通过杨铭这番话,能够让这期访谈的逼格上升一个档期。

    周芳对电影业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人,在采访之前,查询相关票房统计,自然做了很多功课。

    现在她听到杨铭侃侃而谈的话语,就算她这个圈外人,也是听得非常入神。

    1000亿华元,并不是华夏电影业的极限,未来可能会至少翻上几番。

    而且杨铭给出了他作出这番预测的根据。

    他从方方面面为自己的预测,提供不少详细的理论,作为他预测的根据。

    许久之后,周芳看到杨铭长篇大论之后,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茶,立即回过神来,她心中不禁感到微微懊恼,没想到自己被让老板跳到坑了,自己差点被这位年轻的老板给带歪了话题。

    周芳颇为恼火的看了杨铭一眼,然后又问出一个她精心准备的话题。

    “杨总,自从你拍的《2012》这部电影投资超过1亿华元之后,为华语电影树立了一个投资不过亿就不能称呼大片的概念,使得现在电影的制作成本节节攀高,不要说1亿华元,就算2亿,3亿,每年都会有数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达到这样的规模;甚至你本人单部电影的投资成本已经超过了10亿华元,你认为如此高速增长的电影制作成本,对整个华语电影业来说,是不是一件好事?”

    嘶!

    杨铭听到这个问题,顿时感到一阵牙酸。

    他都不禁怀疑坐在面前的这位女郎是自家凤凰电视台的主持人,还是敌方打入我部的卧底了。

    怎么问的这些问题都带勾啊!

    这主持人提的问题,他怎么听怎么感觉似乎对方的问题中,他就是那个造成华语电影制作成本疯涨的罪魁祸首呢?

    不过好在杨铭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加上最近一阵子他对华语电影业的调研,这个问题他也能回答出来。

    “有多大的市场规模,就决定需要拍摄多大的制作来满足市场对影片的需要。”

    杨铭用复杂的语气,缓缓说出一句话。

    他说这句话,不仅想到前世。

    在前世2015年的时候,本土的电影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票仓。

    那时,华语电影真得不缺乏资金,不缺乏技术,也不缺乏市场,才会使得接连不停打破华语电影制作成本纪录的影片层出不穷。

    因为这时依靠本土的电影市场,已经能够拍出影迷心目中期盼的国产大片。

    只是,前世华语电影市场的发展,固然使得国产电影的拍摄,有信心不停刷新制作成本纪录,1亿华元,2亿华元,3亿华元,屡创新高。

    可好莱坞也因为华语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他们的商业大片规模也在提高制作成本。

    每当他想到这里,内心总是感到一阵心酸。

    就在这时,房间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骚动。